高雄市長吳敦義聲望為何下跌?

這隻吳郭魚也背上了選舉包袱

面對議員、市民、企業界對民選市長兩年來施政表現的質疑,吳敦義將責任歸咎於中央政府的「重北輕南」。國民黨議員則認為是吳敦義被選後的「回饋包袱」壓得不能翻身。

當年被外界喻為「適合各種地形的空降部隊」吳敦義,為什麼在官派市長任內,可以有像「吳郭魚」一般的生命力,在高雄市深得民心,但是在他經歷民意洗禮,成為民選市長之後的二年,他的施政表現反而令人爭議不休?

頂著「官派市長」的頭銜,吳敦義在民國七十九年六月,一個人來到高雄市走馬上任。當時,高雄市議會共有四十三位議員,在三十五位市議員連署抗議的情況下,吳敦義發揮超人的EQ,在短短兩周內逐一化解。他馬不停蹄地展開拜會活動,從市議長陳田錨、前任市長蘇南成、地方大老王玉雲、乃至四十三位市議員一一「打通關」,一個也沒漏掉,連當時還在監獄服刑的陳光復議員,吳敦義都沒錯過。

曾經在南投縣山城執政,和縣民訂下「山盟」的吳敦義,來到高雄港都之後,又和高雄市民結下「海誓」,表達他願與高雄人一起為市政發展而奮鬥的決心。官派市長四年半的任期過去了,吳敦義再以五十四.四六%的選票支持,成為高雄港都的首任民選市長。只是民選市長任期已經快要過半,而高雄市民對吳敦義施政的不滿意度卻日漸上升。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