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中美太空競爭下的新國際戰略形勢

見龍在田

中國大陸一月十一日試射一枚以地面為基礎的中程彈道導彈,成功摧毀距地球八百六十五公里一顆中國已報廢的氣象衛星。稍後,美國揭露了此一事件,並強烈批評中國,認為中國此舉與中美在民間太空領域秉承的合作精神不一致。事實上,最早研製非核反衛星武器的是美國,早在一九八五年試射成功,擊毀一顆在五百多公里高軌道的實驗衛星。那麼,美國又何以對中國的同樣行為作出強烈的反應呢?

如所周知,近代人類的戰爭在上世紀九○年代海灣戰爭之後,就進入了信息戰與科技戰的時代,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基礎就在於衛星與太空,下一步則是月球;兵家必爭的戰略高地已不在地球之上了。美國去年十月首次發布〈國家太空政策〉,申言美將拒絕任何制約美國太空行動的武器控制談判,並有權拒絕任何「敵視美國」的力量進入外層空間——美國儼然已將「單邊主義」延伸向了太空。

事實上,美、俄、日、中在太空領域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美認為只有中國能與其爭奪太空主導地位,美估計二○一七年中國將把太空人送上月球(可能比美再次登月早上一年)。在此之前,美已領先了四十多年。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