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991 期
-
- 小吃大學問 中原街腰子冬粉
- 董事長嬉遊記 優勝美地到底美在哪裡?
- 封面故事 喝茶理想國
- 生活話題 在台北塗鴉創作中 看見摩登原始人
- 封面故事 分享 一杯茶的美好時光
- 封面故事 花三年研究光影的山中茶室
- 封面故事 找個地方喝好茶!
- 總編輯的話 紐約日記
- 商場自慢塾 工作不當在野黨
- 石頭評論 認同:中國?ROC?ROT?
- 去梯言 這放屁的畜生
- 馬丁沃夫 經濟學家:減緩地球暖化不能等
- 特別報導 明年中 道瓊指數上看一萬三千點!
- 特別報導 明年PC產業將重回兩位數成長!
- 焦點新聞 六諾貝爾獎得主將來台為李遠哲祝壽
- 特別企劃 我在爸爸病床邊的最後一百天
- 特別企劃 半生闖蕩商場 龜毛贏得信賴
- 特別企劃 四位宜蘭鄉親眼中的人生導師
- 全球話題 一場馬拉松 帶進七十億元經濟效益
- 全球話題 六十三年前的老信條 加持嬌生常勝
- 全球話題 嬌生第一位華裔副總裁的柔性管理學
- 全球話題 入世倒數計時 越南即將起飛!
- 投資焦點 建弘投信閃電撤換董事長的內幕
- 科技風雲 一流設計公司就是一流企管顧問
- 科技風雲 選定利基市場 靠跨領域整合勝出
- 產業風雲 四路人馬搶標虧錢的台視!
- 產業風雲 恆隆行精耕通路的成功轉型學
- 政治焦點 陳菊將成對扁信任投票祭品?
- 人物特寫 拿到中國電信業首張外資入股門票
- 封面故事 我的3歲教練
- 封面故事 自訂「時間憲法」 公私兩全其美
- 封面故事 兒子讓職場女強人 發現溝通盲點
- 封面故事 女兒讓爸爸董事長 放棄威權管理
- 封面故事 孩子教媽媽總經理 搞定多元人才
- 管理小品 品保糾察隊 讓問題商品上不了架
- 關鍵數字 名畫易竊 成勒贖搶手貨
- 英文無所不談 御前獻藝
- 經濟學人 輸掉國會大黨 跛腳布希將更趨保守
- 經濟學人 人事地震:倫斯斐為「伊」黯然下台
- 經濟學人 選後經濟:復甦要靠人民打開荷包
- 經濟學人 複製對手模式 微軟、蘋果越來越相似
- 經濟學人 新核電廠闖關 得先打通政治輿論關卡
- 國際視窗 外勞占就業人口七成 中東改採緊縮政策
- 國際視窗 獲利雖下降 外商仍將擴大在中國投資
- 國際視窗 Google縮短徵才流程 加速補充新血
- 商周書摘 當物理博士闖入金融叢林……
認同:中國?ROC?ROT?
石頭評論|
撰文者:
石齊平
|出刊日期:
2006-11-16
幾個月來,海內外對於反貪倒扁捲起的紅潮,關注焦點主要集中於扁下不下台,與藍綠陣營形勢的變化及其對選情的影響,其實,一個深層次的現象或許更值得注意,那就是台灣新公民社會的形成與顯現。
接連數次數十萬人的街頭怒吼,大家注意到的是這群完全沒有組織的烏合之眾,展現了高度的和平、理性、氣質與紀律,這與台灣過往的及一般其他國家常見的群眾運動有很大的差異,勉強可比的是二○○三年七月一日香港的五十萬人大遊行,但兩者性質又不盡相同。所謂「反貪倒扁」,其實包括兩個概念,對紅衫軍而言,倒扁或許只是訴求與目標,反貪才是價值與目的。進一步言,這個「反貪」,也只不過是他們追求與捍衛的所有價值中的一個鮮明標幟。他們,以及他們所珍惜與捍衛的相關價值,折射的是台灣新公民社會文化的形成與浮現。
遊行中一位媽媽的話,點出了「台灣新公民社會文化」的精髓與邏輯。記者問她為何帶著才四、五歲的稚兒穿著一身紅衫上街遊行,這位媽媽回答:「我每天教育我的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你知道嗎,所有我教孩子不能做的,陳水扁全都做光了,我怎麼教啊!」紅衫軍中很大比例是婦女及中產,竟然可以不分藍綠與統獨,執著的就是絕不能讓陳水扁再繼續踐踏這些他們所珍惜的社會價值了。不分藍綠、統獨、省籍,為什麼百萬人都願意聚焦在施明德的麾下?因為只有施明德,以他的犧牲、寬容、謙卑及與邪惡貪腐絕不妥協的堅持,才有將潛在的、隱性的台灣新公民社會價值,呼喚出來,形成一股澎湃怒潮的強大道德感召力。其他人,做不到!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