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遊戲
這樣的遊戲,大家小時候都玩過。小朋友張開兩隻小手掌,拇指交疊,透過燈光,斜斜的映照到牆上,赫然是一隻巨大的老鷹身影。再翻轉一下,又是一隻大恐龍出現。幻影的變化,創造出無限的想像,讓童稚的夜晚趣味盎然。
《商業周刊》過去一年,也追蹤了一場巨大的影子遊戲。只是,結果一點都不好玩。
故事從一年多前一次拜訪南投國姓國小開始。經歷過九二一大地震,這所小學得到企業贊助,擁有嶄新美觀的校舍。原本是一篇企業關懷校園的報導,然而到了現場,《商業周刊》主筆陳雅玲卻觀察到,在漂亮的硬體之下,充滿了令人難以想像的資源缺乏;體育館的電燈,六排只能亮三排。不是燈泡壞了,而是學校經常費不夠,為了省電,捨不得全開。
為什麼一所小學連電費都左支右絀?我們的孩子,究竟得到政府多少的教育投資?這個疑問,引發了長達一年的追蹤報導。
雅玲與研究員楊少強、陳竫詒進行了過去沒人做過的台灣義務教育經費大解構,層層的抽絲剝繭,同時跑遍全台灣深入各中小學,只為了解:真正用在孩子身上的錢有多少?
他們的力氣沒有白費,足以影響台灣未來數十年競爭力的嚴重情況,在他們辛勤挖掘下,逐漸暴露出來:牆上的那隻大老鷹,是一年兩千多億,看似鉅額的國中小學義務教育支出。但,那卻是個過度膨脹的影子;台灣的義務教育經費,是被鉅額人事費撐大的。
真相讓人感嘆:身為高所得的國家,台灣孩子得到的,卻是赤貧國教!
因為,實際只有不到四%經費用在孩子身上。
而且,台灣公部門真正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只有韓國十分之一。
今年的春天,雨水充足。綠手指都知道,趁著早春,在雨水滋潤過的鬆軟土地上,播下種子,再給予充分的養分,最容易培養出體質強健的植株。義務教育,也像早春的綠色工程,是幼苗能成長茁壯之所繫,是未來競爭力的基礎。
讓每一點養分,都用在孩子身上吧!不要再玩看得到、用不到的影子遊戲。
本文完-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