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953 期
-
- 小吃大學問 天母劉媽媽抄手
- 董事長嬉遊記 麗江的兩位出家人
- 封面故事 我的獨樂生活
- 封面故事 女作家的魔法香料廚房
- 封面故事 極簡居家裡的熱鬧吧台
- 封面故事 浪漫窗簾圍起夢幻城堡
- 封面故事 在精油世界聽身體說話
- 封面故事 一人好生活的16個小東西
- 封面故事 5款小物 增加你的快樂能量
- 封面故事 13個小精品 無限大想像
- 風尚之旅 在肯亞大地與動物共眠
- 總編輯的話 雖貧窮,卻叫許多人富足
- 創辦人聊天室 悼孫運璿 想我們這一代
- 商場自慢塾 最後一位不受政治污染的技術官僚
- 石頭評論 阿扁能解套嗎?
- 去梯言 不可再亂套了
- 馬丁沃夫 亞洲帶動經濟轉型
- 火線話題 90歲王永慶的台塑接班布局
- 火線話題 第二代接班 南亞赫見黑馬
- 人物專訪 最後三個月衝業績 只為走得漂亮
- 台北耳語 台股「國際板」流產 龔照勝官位不保?
- 台北耳語 兩個女人加持 鄭寶清可望掌中油
- 投資焦點 張平沼請來老布希的顧問對抗辜仲瑩
- 投資焦點 搶獵未來龍頭飆股 外資大玩興櫃
- 科技風雲 必成靠日商肯定 稱霸玻纖紗界
- 科技風雲 南非32歲網路富豪 拚1年 玩2年
- 人物特寫 鄭雅仁靠逆向思考 拚出百億營收
- 人物特寫 她從擺地攤 熬成飾品專櫃天后
- 商周書摘 系統工程師 要像商人般思考
- 產業風雲 正新技術自主 年營收衝破三百億
- 產業風雲 堅持直營 外派廚師 打造泰菜王國
- 封面故事 挑最難的下手
- 封面故事 4個「歹生意」變成1家好公司
- 封面故事 4顆衛星 讓GPS找到你
- 封面故事 十六字家訓 教出剛正六兄弟
- 管理小品 為服務把關 第一線人員得過三關
- 關鍵數字 中國工廠幫外商荷包打工
- 大陸焦點 兩岸角力戰美護中國心切
- 英文無所不談 貴得驚人
- 經濟學人 嬰兒潮世代將退休 留住勞力費思量
- 經濟學人 政府工會施壓 西歐車廠裁員打折扣
- 經濟學人 觀眾日增 媒體大亨爭搶美國西語電視網
- 經濟學人 小泉九月去職 中韓對日關係仍難回溫
- 國際視窗 印度第一旅館獲利六五%的關鍵
限時免費
雖貧窮,卻叫許多人富足
總編輯的話|
撰文者:
王文靜
|出刊日期:
2006-02-23
上週,我在上海聽到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辭世,有著難以形容的悵然。回到台北後,我翻看各媒體處理這新聞時,感觸更深。身為媒體人,我們該如何為一個時代的開創者,留下具有歷史價值的紀錄,給後人。我陷入沉思,不知如何著手,於是與《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與何飛鵬先生通了電話。
一九八七年,《商業周刊》創辦時,孫先生已離開政治舞台,所以社內擁有他的照片不多。在檔案中,很難得的是,攝影主任駱裕隆找到《商業周刊》兩週年慶時,孫資政坐在輪椅上抵達來來飯店會場的歷史照片(下圖)。這已是十七年前的往事。
同時,裕隆又從中研院近史所找到一張民國五十八年的照片,蔣經國、李國鼎、孫運璿三位國家舵手也同在列。
這張黑白照片,是當時很尋常的一幕場景,擔任交通部長的孫運璿陪同行政院副院長經國先生到基隆和平島,參加臺船公司油輪下水典禮。簡單的照片,經過歲月洗禮後,凝聚出大時代的力量與情感。
那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年代,睿智與無私的從政者貢獻一生給這土地、這國家。
想了想,兩位創辦人決定以「一個時代」為主觀點,分別專文記述。金惟純說:「我們應該向孫運璿那一代說謝謝,向下一代說抱歉,懇求他們再給我們機會,完成這一代應有的任務。」何飛鵬則說:「孫運璿先生是最後一位不受政治污染的技術官僚。」
人,都有謝幕的一天。謝幕時,後人會如何記憶我們,一個富豪?一個政客?還是,一個寫歷史的人。這期《商業周刊》,恰巧從封面故事到右上角、右中的選材,是三位超級富豪,他們各有人生體悟,展現不同的生命力。
從他們與孫資政的不同故事,讓我聯想到《聖經》哥林多後書的一句話:「雖是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當一個生命有深度的人,他能給人們的,遠遠超過表象。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