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將無疾而終

北京準備放棄宏觀調控,日前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見端倪。最近官方公布的經濟普查數字,則被視為是中共為放棄宏觀調控政策找臺階下。

十二月二十日,北京當局宣布:大陸去年的經濟總量將近人民幣十六兆元,同時將官方原先公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向上修正一六‧八%。據稱,這次修正是根據一次全國性的經濟普查做出的。修正後的固定資產投資占GDP比重從原先的四四‧三%降到四○‧八%。第三產業在GDP中的比重從三一‧九%上升到四○‧七%;製造業占GDP比重則下降到四六‧二%。

國家統計署長的結論,是大陸經濟增長的結構比原先統計反映得更合理。銀行壞帳占GDP的比率也不像原來估計得糟糕。大陸御用經濟學家們甚至開始放風聲:大陸的經濟增長潛力是否局限於目前估計的每年八%至一○%,或許能夠超過一○%。要知道總理溫家寶推動的經濟宏觀調控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抑制投資過快增長。這一來,那些擔心經濟過度依賴投資和製造的人可以放心了,銀行可以繼續放貸,地方政府可以放手投資。也就是說,宏觀調控將無疾而終。

大陸的經濟數據一貫被認為「水分多」,為什麼這次經濟普查的數字就一定可信呢?當然不可信,此舉只是為放棄宏觀調控政策找臺階下。在北京正式公布前就已在十二月十四日由英國《金融時報》率先放消息,試探外界反應。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