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相信上帝存在

越相信神越會拚經濟?

宗教雖然是形而上的精神信念,但根據研究,事實上一國宗教氣氛越濃厚,對一國經濟成長越有助益。

民初大教育家蔡元培曾主張「以美育代替宗教」,原因是宗教只能慰藉感情。身處西方基督教文明大舉入侵、正值中國國貧民弱時的蔡元培,對宗教有此觀感不足為奇,不過他可能有所不知:宗教其實正是西方國家國富民強的關鍵因素。

著名的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貝羅〈Robert Barro〉及其助手麥可莉〈Rachel McCleary〉,在二○○三年時公布他們費時五年的研究「宗教與經濟成長」〈Religion and Economic Growth〉,根據六項從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九年所做的跨國性調查,共計五十九個國家,包括天主教、新教、伊斯蘭教、東正教以及多神教等,分析了「參加宗教儀式」〈church attendance〉及「信徒」與經濟成長的關係,他們才發現宗教對經濟的確有不可輕忽的影響。

據貝羅的研究,宗教氣氛越濃厚,對一國經濟成長越有正面幫助,這主要是因為宗教的教義,如節儉、工作倫理、誠實、是否有接受陌生人的開放心胸等,在一般教徒身體力行下,都會帶來現實的經濟成長。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