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荷說不 「歐洲合眾國」難產

對於那些想像自己正在打造一個比美利堅合眾國更多人口、更大經濟體的歐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的人而言,五月二十九日來自法國,以及六月一日來自荷蘭,對於歐洲憲法的雙重「否決」可說是現實面的殘酷打擊。不過,正式批准憲法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十一國將憲法付諸公民投票結果之下,總是可能發生至少有一國將予以否決的情況。而且因為憲法要求來自所有二十五個歐盟成員國的同意,如此一來,歐洲憲法生效的一天可能永遠不會到來。

然而不管是本文分析,或是一連串負面的民調結果,法國和荷蘭的堅決否決似乎仍讓人感到震驚。這是歐盟兩創始國的選民第一次斷然拒絕歐盟協定。擁戴歐盟人士可能認為法國和荷蘭民眾是在表達對自己政府的不滿,為病入膏肓的經濟感到沮喪或害怕來自海外的競爭。不過,在觀察法國和荷蘭辯論議題之後,沒有人會認為選民將歐盟因素排除在考量之外。如此多人否決歐洲憲法,意味著民間基層對於歐洲政治菁英領導歐盟的方式累積了太多的不滿。

法國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以一貫的方式做為因應,選派一名典型的菁英樣板──戴維班(Dominique de Villepin)做為新總理。對於有人推論在此次公投後,歐洲領導人將聽取選民所表達出的反菁英訊息,此舉不啻是否定了這種推論。太多人仍堅持主張,其他地方既然已批准憲法,因此未來仍會繼續推動下去。但法國和荷蘭的堅決否決已經完全扼殺歐洲憲法:指望這兩個國家如同之前丹麥和愛爾蘭一樣,再次進行投票肯定不可行。堅持認為丹麥、愛爾蘭、波蘭、英國及其他國家仍然必須投票的主張,就像是要求醫生對一具屍體動手術,希望它復活一般。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