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的感性與理性
選前一週的週末在大安公園運動的時候,抬頭看到立委候選人的布幅遙掛在高樓,不禁想到台灣從今年以來的選舉衝擊,政治真是令人瘋狂,也真令人憂心。
台灣做為新興的民主社會,政治人物為了勝選用盡各種感性激情的語言,打動選民。候選人與政黨為了激發選民的認同,不能沒有感性的語言,以便訴諸群眾的感情,打動心弦,激發行動,然而選舉過程中運用的激情語言,雖能打動認同各自候選人或政黨的族群,但用語言中排他性的激烈程度,對於不認同的族群所造成
...本文未結束
使用商周知識庫請先登入「商周集團會員」
數位訂閱會員登即可直接閱讀。
數位訂閱會員登即可直接閱讀。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