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dface Name

粗黑體名字

一般把一個人的名字用粗黑體(boldface) 印出來,目的在引起人們的注意,可是在美式英文裡,boldface names(粗黑體名字)已成為celebrity(名人)的代名詞。紐約時報每週有一篇boldface names column,以報導名人的趣事近聞為主。專欄作家William Safire也在紐約時報星期日雜誌(Sunday Magazine)上寫過一篇申論boldface names的專文。

英文名人的說法除了celebrity(有時簡化為celeb)外,還有dignitary, personality or personage, V.I.P. (very important person or people)等。六月初雷根總統過世,許多外國要人或名人專程來美國弔唁,包括台灣的監察院長錢復在內,美國的媒體稱呼這些人為foreign dignitaries(外國名流)。若說電視名人,通常用a television personality ,而不用dignitary。

最近上過紐約時報Boldface Names專欄的人物,包括以下一些為台灣讀者熟悉的名字:Tom Brokaw(NBC anchorman電視主播);Lauren Bacall(四○年代老牌美麗女星,其1944年成名代表作 "To Have Or Have Not" 係與巨星Humphrey Bogart合演,翌年兩人結為夫妻。Bacall最為人知的佳話是:1945年在華府國家新聞大樓(National Press Building)的頂樓,杜魯門總統彈琴,Bacall坐在鋼琴上,展示她的美腿);Glenn Close(另一著名女星,與Michael Douglas合演 "Fatal Attraction");Sean Lennon(已故披頭四之一 John Lennon 的兒子);Yoko Ono(大野羊子, John Lennon 的遺孀);另一位上榜的boldface name是 Salman Rushdie(Satanic Verse「魔鬼詩篇」一書的作者)。大家可能注意到以上名人沒有一位是 political figure(政治人物),這不表示政治人物名氣不夠大或不夠重要。事實上,前面的boldface names提到了布希總統和他的國家安全顧問萊斯(Condoleezza Rice),只是都在負面的情形下提起的。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