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經驗╱指尖下的競爭力

工匠精神 師徒傳承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七成的台灣學生擁有大專文憑,不過,比起只有三成勞工受過高等教育的瑞士,台灣的所得只有瑞士的三分之一,最低工資更只有其五分之一。瑞士人除了耐操、耐煩細節外,教育制度又如何讓他們提高競爭力?

五十七歲的里諾.卡伯拉是典型的製表工人。受完基礎教育後就直接進工廠實習,終其一生只琢磨一項技能。 (攝影者.卜華志 )

示威人士從歐陸各地遠道而來,砸毀全球化象徵麥當勞(McDonald),瑞士人卻還是波瀾不驚,理由很簡單,瑞士至今還是歐洲失業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距離台灣半個地球的瑞士,雖然三分之二的勞動人口並未上過大學,但是他們所創造出來的競爭力,並不亞於擁有大學學歷的人。二○○一年瑞士平均國民所得達三萬四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二十萬元,排名全世界第四名。

令人驚訝的是,前三大產值最高的製造業包括電機電子、化工與鐘表,都不是傳統定義下的高科技產業,且其從業人員主要是由相當於台灣的高職畢業生的技職人員所組成,最低基本工資達新台幣七萬五千元(編按︰台灣為一萬五千八百四十元)。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