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輸與贏

如果這世界沒有興訟這件事,也就沒有律師存在的必要。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有人就有紛爭,而律師這個職業存在的前提就在於兩造的對立。這說來可悲。

美國人很習慣於打官司,台灣人現在對自我權益保護意識抬頭,上法院的機率也越來越多,興訟情況也隨之增加。我有一位法官朋友說她的經驗,有的人甚至為了爭一塊錢而打官司,甚至不斷上訴。我聽了,張大嘴巴,不知如何以對。

這期《商業周刊》封面故事,要談的當然不是一塊錢官司,而是台灣法界金額最大的一起假扣押案——國巨控告華新科引發雙方拿出約當四十億現金做為假扣押的訴訟。

這件事是今年科技界很轟動的事,兩造曾經誓不兩立,卻又在最近戲劇化的和解。這事件的後面,有許多故事,其中包括兩位女律師陳玲玉與林秋琴。她們分別是華新科與國巨的代表律師,也是台大法律系的學姊、妹。

過去,《商業周刊》很少報導律師,透過這起新聞事件,總主筆李美惠撰寫幕後的這兩位律師。她們也可以算是台灣律師界目前最頂尖的女律師,包括她們的成功故事與價值觀。

一般世俗對成功律師的定義在於他打勝官司的機率。有趣的是,這次報導卻不在於她們的輸贏,而在於和解的意義。如果這場官司持續下去,可能要纏鬥兩年,大筆的錢也必須押在法院不能動彈。兩年後,不管誰是贏家,他能贏得面子之餘,也能贏得裡子嗎?或者,最後只是一場兩敗俱傷的官司,讓第三者坐大?

「輸與贏」這本帳,很難在法院說清楚。律師在其間的角色也甚為微妙。

這期《商業周刊》的另一個重點是,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談「股票、鈔票、選票與門票」四票哲學。他說,台灣有錢人要追逐股票、沒錢人要鈔票、政治人物要選票,但是卻沒有人要藝文活動的門票。這真是讓人拍案叫絕的一段話,也讓人羞愧。林百里一向不願意他人談他的財富,他說,歷史記錄的不是有錢人,而是思想家。他有很高的自視,譬如他想做的是「世界上沒有我就不行的發明。如果沒有我,世界會更好的話,那我不就白活了。」這篇精采的專訪由《商業周刊》記者吳修辰撰寫。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