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在大陸等機會的失意台灣人

一萬個「台流」在中國

台灣人到大陸,是不是一定過得好、成為高人一等的台商? 有人被台灣老闆解僱,有人數度創業、生意失敗, 如今每天以燒餅打發兩餐,或甘願領五千元人民幣的月薪, 卻不願意回台灣。 從上海到東莞,這一萬個失敗的故事 帶來什麼教訓?他們在等什麼?

失意的台商不見得物質上也失意。楓林小館的負責人劉文華(前)在失業期間,依舊住好房、開凱迪拉克。 (攝影者.江思賢 )

中國夢是否一定很美?讀者是否可以想像也有台灣人在大陸,住月租人民幣一千五百元、只有一個房間、衛浴在屋子外面和大陸人共用的「公房」,和當地人擠公車,包一個人民幣五元的便當?或者到大陸被裁員,無固定工作,只靠人民幣一千元過一個月?

人們常認為移居上海或大陸的台灣人過的是高人一等的生活,沒想到,不止是上海,全中國目前已有為數不少的一群台灣人,他們暫時沒有工作,或已持續幾年找不到工作;他們習慣於當地的生活成本,或是寧可忍受比台灣低的生活水平,在中國等待機會。這群人隱身在中國的各個角落,有人則如「中國吉普賽人」,從一個城市流浪到另一個城市,有一個新名詞稱他們為「台流」。

他們靠人民幣一千元過一個月;

...本文未結束

我已經是訂戶, 立即看
商周數位訂閱
限時3折起!首月訂閱只要100元,投資閱讀成長翻倍
  • ✔︎ 暢讀5萬篇+趨勢報導,即時更新資訊不落後
  • ✔︎ 累積25年專業內容,提供多元專業財經觀點
  • ✔︎ 不同裝置同步閱讀,手機APP電腦都可看
或是登入儲值,單次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