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720 期
-
- 總編輯的話 遠、近看上海
- 創辦人聊天室 陳呂關係,「吵衰」台灣
- 石頭評論 既不交往,也不圍堵?
- 商場自慢塾 九億在手,但坐困愁城
- 去梯言 誰打誰埋伏?
- 陳文茜專欄 角落
- 火線話題 國庫缺錢五千億,阿扁恐怕翻不了身!
- 火線話題 土增稅減半到底便宜了誰?
- 火線話題 對日國會外交,民進黨吃力不討好
- 人物特寫 張俊雄成了水餃股?
- 火線話題 李系人馬在國民黨內兩面不是人
- 火線話題 張忠謀、曹興誠在中國宣戰
- 人物特寫 台銀新任總經理「羊入虎口」?
- 火線話題 施阿媽一直夢到一個漂亮墳墓……
- 人物特寫 蔡辰男連250萬都還不起?
- 人物特寫 陳履安改行當素食店商人
- 產業風雲 前十大高盈餘股,哪支值得買?
- 產業風雲 金融股十年大空頭一吐悶氣?
- 產業風雲 承接問題金融機構會拖垮官股銀行
- 台北耳語 「阿不拉」退票烏龍案,弟妹變老婆
- 台北耳語 五位程式高手,三天賺一百萬
- 大陸焦點 北京一心把「三通」定位為內政事務
- 龔明鑫專欄 從AI人工智慧看未來產業
- 黃建南專欄 台灣對美的經濟外交策略
- 封面故事 縱橫十里洋場,科技人的「晶」技場
- 封面故事 張汝京「造鎮」28公頃
- 封面故事 「大家一起來大陸搶市場吧!」
- 封面故事 「罵人大陸豬,這種人最好不要來」
- 封面故事 「只要目標明確,一切不順遂都能克服」
- 封面故事 「若非一流人才,恐找不到好位子」
- 封面故事 「上海開餐廳成功的機會比晶圓廠大」
- 人物專訪 到大陸開店,就像在水桶上撈油
- 產業風雲 台灣再也買不到超低價衛生紙?
- 產業風雲 張忠誠成為i2的救世主
- 產業風雲 官方撐腰,紅旗「吃定」大陸Linux市場
- 產業風雲 八點檔上網,愛爾達營收三級跳
- 產業風雲 細胞當材料,傷口疤痕能再生
- 產業風雲 FDA官員開公司賣Know-how
- 人物特寫 陳朝威向老莊學處困之道
- 國際視窗 線上外匯交易平民化,投資人自負風險
- 國際視窗 失業率攀升,忠誠度下降?
- 國際視窗 國泰機師發聲抗議,不再容忍「備勤制度」
專訪麗嬰房董事長林泰生
到大陸開店,就像在水桶上撈油
人物專訪|
撰文者:
李美惠
整理者:黃惠娟,鄭靜琪
|出刊日期:
2001-09-06
成立三十年的麗嬰房,是國外服飾廠商在亞洲的重要合作對象,目前在台灣及亞洲地區的銷售據點有八百多家,今年更訂下成立第一千家的願景。林泰生認為,想在大陸開連鎖店,不能一次就想開十家,一定要扎實地經營好第一家,確立了成功的模式,才能接著開第二家。林泰生也認為,企業交給專業經理人,才有永續經營的機會。以下是林泰生與《商業周刊》總主筆李美惠對談的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怎麼看這一波大陸熱?
林泰生答(以下簡稱答):大陸現在很熱,幾乎達到一窩蜂的程度,所有的行業都是這樣,有點讓人擔心。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