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遠、近看上海

我剛從歐洲回來,旅途中巧遇一位定居美國,在波士頓從事汽車生意的台灣人。

離開故鄉三十年了,他說,吃一餐飯能全然用中文交談的感覺,真好。他思念故鄉,不斷問及,中共是否會挑起戰火。他也關心大陸的經濟崛起,質疑是否為海市蜃樓,他更對共產主義如何運作資本市場,有百般的困惑。多年來,他只熟悉美國式的正規作戰。

聽他的談話,覺得很遙遠,真的是從地球彼端發出的問題。而站在台灣的我們,理論上因為地理位置的接近,比較看得清楚大陸的模樣。事實上呢?

大陸太大,差異很大,每一個省分就如同一個國家。旁的不說,單單上海的變化都讓人捉摸不住,一年沒踏上那塊土地者都不太敢評論上海。

最近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說話了,台積電調整了對大陸布局的策略。每一個台灣生意人此時都是矛盾的,感性與理性糾纏著是否進出大陸。也在此時,商周的兩支隊伍在上海進行為期兩星期的採訪。由資深撰述郭奕伶領軍的第一支隊伍先行回來,帶回來這次的封面故事〈科技人在上海〉。她與攝影記者江思賢的足跡從上海浦東的張江高科技園區,到浦西的漕河涇開發區,再到北邊二個小時車程遠的無錫。

上海,昔日的十里洋場,如今正努力蛻變成晶圓廠。最近半年,許多台灣科技人相繼辭去台灣的工作,攜家帶眷轉赴彼岸。透過郭奕伶的筆,看上海,如巨鷹展翅。不過,並非每一個人都合適搭上展翅列車。在相關的報導中,我們也提供了不同人的不同思惟。

此外,商周總主筆李美惠在這期的〈趨勢對話〉中,專訪了也在大陸做生意的麗嬰房董事長林泰生。林先生對大陸市場的比喻很妙:「大陸現在是一大桶水,上面浮著一層薄薄的油,要很小心地慢慢撈,才會撈到油。一不小心撈到了水,成本上就不划算了。」;「等到那層油越來越厚,厚到整桶變成油,你也不必很小心,隨便一撈就撈到油了。」

九月份的商周,我們將以不同形態的專題,透視中國大陸。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