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719 期
-
- 其他專欄 經發會的溫度計
- 創辦人聊天室 協商才是硬道理!
- 石頭評論 圍堵、拒堵、反圍堵
- 商場自慢塾 好企業家的黃金時光
- 去梯言 誰能做?誰敢做?
- 陳文茜專欄 圍城
- 台北耳語 經發會上,徐旭東秀了三天的藍芽耳機
- 台北耳語 NTT DoCoMo派三十位精兵替和信電訊站台
- 火線話題 「政府官員應該讀《鄧小平語錄》」
- 火線話題 海空聯運為高雄雙港窘境解套?
- 火線話題 台企銀董總去留,要用問卷決定?
- 火線話題 房地產毒藥?新壽當保命丸
- 火線話題 封裝測試業早就在大陸等著張忠謀
- 大陸焦點 只要高科技人才,其餘免談
- 封面故事 101天後新政商
- 封面故事 老蕭在經發會找回微笑
- 封面故事 王金平「深耕連戰、布局阿扁」
- 封面故事 江丙坤是運籌帷幄的策略軍師
- 封面故事 陳博志急著卸任「戒急用忍」國師
- 封面故事 顏慶章精準操盤,驚險演出
- 封面故事 原來林信義是「擁商部長」!
- 封面故事 舊三大勢力消長,新三大順勢崛起
- 封面故事 張忠謀砍了老蕭的整片森林……
- 人物專訪 「矽金計畫」可以實現Taiwan Double!
- 其他專欄 如果你想來中國
- 黃建南專欄 找頂尖產業
- 產業風雲 許文龍老神在在與不景氣搏鬥
- 產業風雲 So-net與和信電訊合搶千萬寬頻用戶
- 產業風雲 線上遊戲軟體也能創造八元EPS?
- 產業風雲 參數科技為何請得動策略大師?
- 產業風雲 亞全以低價搶食英特爾吃不到的市場
- 產業風雲 林榮錦將過氣藥廠變成「生技概念股」
- 產業風雲 新宇能源找到五十億外資大買主
- 產業風雲 馬自達從前途無「亮」到異軍突起
- 人物特寫 袁偉洪拒當阿扁御廚
- 人物特寫 台灣有機會代表一個較美好的中國
- 產業風雲 中廣要讓收音機變成電視機
- 人物特寫 溫明芬在天山撿回一顆中國心
- 產業風雲 「台積電、聯電、鴻海可買進長抱三年」
- 國際視窗 亞洲電視台吹起競賽節目風
- 國際視窗 微軟與美國線上最後決戰
- 國際視窗 五種不景氣還是可以賺大錢的行業
如果你想來中國
其他專欄|
撰文者:
張瑞麟
|出刊日期:
2001-08-30
近來常收到一些來自台灣的簡歷,甚至有遠從太平洋彼岸而來的,大家都表達了到大陸市場工作的興趣,但在溝通的過程中,發覺這些朋友對大陸人力資源現狀的了解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偏誤。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低估本土人才的能力和對外派人員福利待遇期望的高估,感覺差距大約在三至五年之間,這與大家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硬體建設之先進、流行風潮之及時等外觀現象的了解比較,實在令人擔心。
過去五年,許多大型跨國企業在中國培養了不少管理、行銷、資訊、外貿等人才,就像當年外商來台灣培養了許多人才一樣,加上這兩年大陸也開始有人才回流的現象,英特爾、飛利浦等世界一流的企業都已出現中國籍的總經理。留洋的董事長、總經理也有不少,甚至已有許多喝過洋墨水的市長、廳長,雖然這個階層占大陸人才市場的比率並不大,但和台灣人的優勢相比,卻有極大的重疊,甚至比台灣人更具優勢,
...本文未結束
使用商周知識庫請先登入「商周集團會員」
數位訂閱會員登即可直接閱讀。
數位訂閱會員登即可直接閱讀。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