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策略大師
競爭力理論讓波特一年賺進一億美元
應《商業周刊》、參數科技及英特爾(Intel)之邀,「策略大師」麥可.波特在七月三十一日,於台北進行兩場演講。包括台積電總經理曾繁城等百餘名CEO,都在場聆聽波特對策略與企業競爭力的最新分析。波特究竟有什麼魅力?他又是如何成為集影響力與多金於一身的「學者企業家

波特1999年曾來台,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右)等人進行「台灣競爭策略」對談。 (攝影者.駱裕隆 )
在管理學界,波特(Prof. Michael E. Porter)的理論不見得是最偉大的,但無疑卻是最具影響力的。其他管理學大師若論理論之精闢、學養之深厚,也許並不弱於波特,但若能把理論化為表演藝術,展現在一般人眼前者,放眼管理學界,首推波特。
今年五十三歲的波特目前正式的職稱是美國麻州威廉.勞倫斯主教大學教授,駐任哈佛商學院 (Harvard Business School),「主教大學教授」這個頭銜,是哈佛商學院對專業教職人員的最高肯定,波特是哈佛商學院有史以來第四位獲得該項殊榮的成員,目前哈佛商學院僅有二十位教授獲得此項殊榮。直到現在,哈佛大學MBA學生的第一年必修課,波特的「競爭與策略」赫然在列,由此可見波特在學術上的地位。
將「管理學」這門學問,變成一個可以賺錢的產業,並不是從麥克.波特開始的,但波特卻無疑是最成功的人之一。波特在一九八○年提出「企業競爭力」理論,明確提出五種競爭力的要素後,即在企業界掀起一股狂潮。
...本文未結束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