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氧計畫」果然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用語言、手勢和電腦溝通,知易行難

經過一年時間,MIT活氧計畫有了新的進度。但是卻有人覺得失望,認為這些技術似乎「沒什麼進展」。到底,活氧計畫什麼時候才能真正讓一般消費者享受到「活氧」?

傍晚六點鐘,開車回家路上,拿起行動電話打回家,「告訴」家裡的電鍋開始煮飯,「請」冰箱把冰在冷凍庫的魚退冰,「叫」冷氣機、電視在回到家前的十分鐘開始運轉、開機,這樣一回到家就有冷氣吹、也可以直接上網選擇今天晚上要看什麼電影。

回到家,糟了!沒帶鑰匙!沒問題,門口的掌紋辨識系統和臉型辨識系統立刻「認」出你來,讓你進門。到了晚上十一點,家裡的系統提醒你該睡覺了,要不然明天早上起床又會沒精神。睡覺前,還可以跟廚房「說」,請它明天早上幫你準備好熱牛奶和烤土司,這樣一早起來就不用擔心遲到,可以盡情享受早餐。

這就是許多人幻想的「未來生活」,在幾年之後,也有可能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目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正在進行研究的「活氧計畫」(Oxygen),就是要讓「未來生活」成真。這個計畫的目的是要讓電腦的使用像氧氣一樣,成為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需要鍵入「指令」來操作,而是可以與電腦以語言、手勢等自然的方式互動。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