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守中產,死握三商銀和台企銀

官股運作,財部「抓大放小」?

財政部在此次三商銀與台企銀董監事改選中所扮演的角色 令人產生疑慮,新政府的金融自由化政策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財政部在官股董監事改選名單中,具體呈現年輕化與專業化訴求,卻也產生財政政策疑慮(左為許嘉棟,右為陳冲)。 (攝影者.楊烟亭 )

今年的董監事改選旺季,空氣中瀰漫不尋常的緊張氣氛。在新政府的主政下,多家金融機構的董監事改選結果不但讓人再度有變天之嘆,也對新政府的金融自由化政策產生諸多疑慮。

五月三十日的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議中,新黨立法委員賴士葆語出驚人,直指財政部一位次長級人物強力介入中國產物保險的董事會改選過程,其間甚至有官商勾結、圖利特定廠商之嫌。

而中產董事會改選之所以引起立委關切,乃在於財政部可掌控的官股比重高達三成,而民股股東和裕汽車卻可以一成持股(但和裕汽車此次可掌控的中產股權比重達二一%)同時取得中產經營權及監察權。財政部不但完全將中產董事長職務讓給民股股東,內定由和裕集團(即和泰汽車集團)代表劉勝彥接任,甚至常駐監察人也由同樣隸屬和裕集團的黃南圖擔任。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