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利人利己的能耐

救災不必顧慮沽名釣譽之嫌,民眾介意的是,誰有誠意?誰有實際的救災效果?政治人物四處奔波巡查災情,雖有巨金撫卹,卻因執行粗糙,招來不滿民怨。反觀民間企業及慈善組織,救災行動劍及履及,受災大眾得到實惠,企業也贏得公益形象。

本期報導企業救災的幾則實例之外,且以安泰人壽總經理潘燊昌為封面人物,報導他如何運用慈善活動贏得企業形象,更藉著扶育地震孤兒數億元經費的籌措,激勵全體員工要降低成本,創造更多業績和利潤來彌補。

安泰的義舉,也可以化為行銷的出擊。安泰人壽充分發揮了「利人利己」的能耐 ,進逼國泰人壽的龍頭地位,寫下「慈善行銷」的新典範。

企業的效率可以算是台灣地震的最佳止痛劑,擁有許多企業家深入參與的慈濟功德會,也發揮了驚人的效率,本期專文介紹慈濟義工「心動行動、靈活補位」的動員秘訣。

企業的愛心和效率,同樣令人肯定。我們發現在捐款的名單中,有許多處於虧損的企業,依然慷慨捐款,一改過去大眾對企業唯利是圖的印象。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提出了企業的三個功能:管理資源,產出經濟效益;結合員工,發揮人的潛力;植基於社會,善盡公共責任。台灣的震災,讓大家對企業角色的發揮,有了更完整的體驗。

對於災後重建,企業如何發揮更多的力量?重建工程浩大,我們不能只依賴政府,台灣迫切需要民間企業的管理效率、專業員工的參與、社會責任的履行。

本次企業總捐款估計至少一百億元。其實,除了金錢,專業經驗及管理效率才是企業最可貢獻的地方。本刊因此邀約數十位企業領袖,組成勘災團,深入災區了解災民的需要,抓住重建的著力方向,奉獻各項專業經驗及管理能力,協同執行政府的重建計畫,幫助災民一起重建家園。

地震震出了誰有誠意?誰有能耐?也震出了誰有遠見?本期報導王永在的防災遠見,四年前願意多花五十億元增強抗震工程,集集大震奇襲,六輕果然屹立不搖。

本期推出航空公司服務品質排行大調查,呈現消費者最在乎什麼?本文也發現到具有經營遠見的贏家,長榮抓穩飛安的長期耕耘而稱霸,華航則因空難頻仍而遠離王座。此外,本期同時探討,五大外資在台灣震災之後,為何還作多台股?外資死守著基本面;國內投資人卻追逐於消息面,到底誰有投資遠見?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