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才移動二部曲》台灣曾是最嚴重人才外流國,現進入「新海歸大時代」
25萬人才返鄉 台灣關鍵時刻
離鄉15年,他們回來了
「你的經歷真的很好,在大陸待過富士康,還有遠東(集團)。可是……我們可能請不起你這麼資深的人。」
類似的話,周義欽從今年過年前回台後,聽過無數次。邁向50歲的他,在中國打拚15年,曾幫40多萬人的鴻海龍華廠建立企業資訊系統,一場COVID-19疫情,讓他決心辭職回台,然而,接軌台灣職場,卻是漫漫長路,「我們這種年紀跟歷練很尷尬,找工作會不敢把履歷寫太詳細,」他說。
他許多回台的台幹朋友,僅拿到原來中國薪資的7折、6折、甚至對半砍,工作難找,家在高雄的他,現在幫台中一家食品包材廠做組織改造,每週奔波往來兩地,領的薪資還被妻子虧「越領越回去」。
人回流了,時光,卻無法回流。當年出國打拚前,還讀幼幼班的女兒,現在,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學生。女兒早習慣,凡事只問媽媽,「(現在)她不知道該聽誰的……,有時候還會覺得我在雞蛋裡挑骨頭。」說到這,老周有點不知所措。
人回家了,自己的身分,卻還在找尋定位中。現在,在台灣,如老周這樣的回鄉人,創下1992年以來有統計數字的新高。根據商周整理移民署海關數據,今年1至10月,本國籍人士淨流入數量高達25萬人,換算回來的台灣人們,超過總人口的1%!
老周,只是其中一個縮影。他們,將讓台灣變得更好,還是會出現更多社會矛盾與家庭掙扎?商周透過3個月的追蹤調查,記錄這次台灣史上最大人才回流潮的真相。
十一月十九日,中部出現史上第一場中高齡就業博覽會。
這天,近七百位超過四十五歲的求職者,湧進台中市府。今年五十歲、在中國鞋廠待了二十年的林小姐,正在好市多的徵才攤位排隊,今年因為疫情回台後,為了餬口,她連清潔公司的職缺都問過。
「新聞裡好像回台灣的都是海歸『青年』,但我們在第一線發現,海歸的中高齡者其實沒有比青年少,」台中市就業服務處代理處長許淑玲告訴我們。
...本文未結束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