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從35歲賣油郎身上看見台灣

那是一次印象深刻的採訪。彰化伸港傳統工業區裡,三十七歲的老公司,走進來的主人翁,是一位穿著皮外套的型男,他所搭配的場景,不是挑高華麗的銀行大廳,而是一排排深藍色的油桶;而他只有三十五歲,比公司還小;兩大反差,形成故事的張力。

早期人們形容這個產業「油洗洗」,髒兮兮、油水多,但這個少年賣油郎決定改寫老產業的劇本。打開電腦,「這裡就是我的戰情室,」螢幕上跳出來,「非洲大草原、目標獵物區、逃脫獵物區⋯⋯」他將潛在商機分群;切換頁面,「A級黑鮪魚、B級土魠魚、C級大白鯊與D級吻仔魚」,他將現有客戶分級。

三月份工具機展將到,「你知道我們展覽怎麼『玩』嗎?」當別人還在展場撒名片,他們早在網路上鎖定潛在客戶,「每天邀二十個客戶來,現場結單!」展覽ROI(投報率)從四○%起跳,「以前展覽四個格子,我媽念貴,現在問四格夠嗎?要不要六格?」

老產業,少年郎用數位思維,把每一個流程重新「玩」一次,六年營收成長四倍!他還把人資外包,每年組織變形一次;有雇人需求時,先想「有什麼科技工具可以取代此職缺」。

從少年賣油郎身上,我看到台灣的未來。未來十年,所有產業都會被以數位新方式重做一遍,這裡頭,有太大的商機。

唯一的挑戰是,你是否具備「數位領導力」?《商業周刊》進行台灣首度「數位領導力大調查」。最有趣是,企業一代、二代、員工間,存在顯著數位認知落差,而這很可能讓數位轉型夭折。

弭平數位認知落差,是提升數位領導力的首要任務,這需要新、舊世代的不斷對話,也是一場同理心大考驗。因為以前「產品做好,就會有人來買;有人脈,單子就接不完」,但少年賣油郎說,那個「拚,就有的年代不見了,」人脈被數位通路取代,產品定義權也被客戶接手,製造流程因數位而顛倒。

變化越大,商機越大。少年賣油郎的故事也讓我們看到,只要新、舊世代懂得對話、互補,任何老產業都可以變身科技新貴,越老甚至越值錢!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