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1607 期
-
- 總編輯的話 兩股力量,兩大憂慮
- 創辦人的活學院 你會踩煞車嗎?
- 商場自慢塾 創業 從藍海市場開始
- 趨勢中國 三個錢包
- 新物種Biz 挑難走的路
- 金融時報精選 韓國危機=老太快+中國夾擊
- 科技風雲 三個年輕人 四年速成旅遊獨角獸
- 產業風雲 台版「快食尚」!它把韓菜賣到全台最大
- 特別企劃 天然獨世代 搶刷中國履歷!
- 特別企劃 太陽花後,變成 「一定要去」大陸
- 特別企劃 抓緊學長姐 自薦比報團快
- 特別企劃 24歲昔日實習生 愛奇藝、快手上班記
- 投資焦點 鴻海獲利拖油瓶:財報大賺的夏普
- 中國焦點 騰訊市值縮水 中國最強物種魔咒?
- 焦點人物 下一個柳井正打造 最有人情味無人經濟
- 商周CEO學院 台灣新製造怎麼走?鴻海AI大腦推手解惑
- 封面故事 台商大洄游!
- 封面故事 紡織業好鮭魚 砸10倍淨利全台獵地
- 封面故事 用你我手中鈔票 堵「壞鮭魚」回流
- 國際視窗 美國佛系企業救毒蟲 出錢戒癮給工作
- 理財相對論 稅務規畫,一場合法的球賽
- 全球熱門字 名校設 barriers 爆平權爭議
- 商周書摘 公司定投資策略 要看「年紀」
- 開瓶之前 酸到讓人瘋狂的慘白
- 旅食隨想 酸、苦、澀,飲與餐之搭
- 移動的生活 初秋「一期一會」日本行
- 生活新鮮事 在香港遇見名廚武林大會
- 封面故事 花甲旅行家
- 封面故事 環遊56國 住進老外家做菜交流
- 封面故事 吳哥窟紅土路上 大叔的摩托車日記
旅食隨想
酸、苦、澀,飲與餐之搭
撰文者:葉怡蘭
|出刊日期:2018-08-30

(攝影者.葉怡蘭)
在此先承認,可能因浸淫十數年,幾乎日常裡天天餐桌上不斷實踐,我在餐酒、或說食飲搭配上,始終懷有明確定見:西菜當然佐葡萄酒,亞洲菜則葡萄酒略有挑戰但也因此趣味盎然、但以寬廣度言還是威士忌勝出;至於其他,便…
...本文未結束
使用商周知識庫請先登入「商周集團會員」
數位訂閱會員登入即可閱讀,網站會員登入可享每月免費閱讀4篇文章
數位訂閱會員登入即可閱讀,網站會員登入可享每月免費閱讀4篇文章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