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工具,非榔頭鋸子之爭
如果三十年前的話,到現在都還記得,你說它有沒有意義?先說背景故事。
一九八六年到美國留學的第二年,迫於經濟,我申請校外打工,成了保險經紀人,公司是互助公司(Mutual Company),保戶就是股東(台灣應沒有這樣的公司)。
...本文未結束
使用商周知識庫請先登入「商周集團會員」
數位訂閱會員登入即可閱讀,網站會員登入可享每月免費閱讀4篇文章
數位訂閱會員登入即可閱讀,網站會員登入可享每月免費閱讀4篇文章
- 模式
- 字級
如果三十年前的話,到現在都還記得,你說它有沒有意義?先說背景故事。
一九八六年到美國留學的第二年,迫於經濟,我申請校外打工,成了保險經紀人,公司是互助公司(Mutual Company),保戶就是股東(台灣應沒有這樣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