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生活

移民城市

全球化的今天,高度的商業資源集聚,正是上海的核心優勢。

全球化的今天,高度的商業資源集聚,正是上海的核心優勢。(攝影者.楊志弘)

「無論你去何處,入耳都是槌打斧鑿之聲……建築的興建與完工,出奇容易,前一天還在掘地窖,隔天連屋頂都蓋好了。」熟悉上海的台客,多半直覺認為這是今天上海所謂「三天一小變、五天一大變」的現況。但是,這段文字描述的不是今天的上海,而是歷史學者引述文獻記載的一八四五年香港。

一九九○年代中期,我初抵上海,黃浦江東岸的浦東新區,剛剛開始開發,除了農田、農民外,就是工地、工人、工程車。我站在浦西外灘望向對岸的浦東,只見巨型的工程吊桿張牙舞爪,高高伸向天空,猶如置身於一百五十年前的香港。二○○○年,我到浦東看房,上海友人紛紛搖頭、齊聲喊卡。某名校研究房地產的教授好意警告我:上海住宅房每平方公尺超過人民幣六千元(一坪約合新台幣九萬兩千七百元),已經是泡沫了。聽得異鄉台客的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當年,每平方公尺房價人民幣一萬二千元(一坪約新台幣十八萬六千元)的某一社區,今天已是人民幣十四萬元(一坪約合新台幣二百一十八萬元)。房價整整翻了近十一倍。

香港曾是大英帝國的「東方之珠」,扮演著大英帝國走入中國的灘頭堡;一九九四年上海浦東豎立起四百六十八公尺高的地標建築東方明珠塔,成為中國向西方接軌的象徵。雙城都在全球貿易中崛起,同樣成為「全球城市」,也同樣在社會、文化上呈現明顯的階層分隔現象。昔日香港的英國人、華人及其他外來者的階層距離,今天上海的境外、外省和本地人的分層關係,二者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同城中,存在先來後到的藩籬,是移民城市的必然現實;然而,歷經衝突後的包容也是必然的結果。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