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不在附加

時常聽到有人說台灣產業的重心應該放在追求附加價值上,幾乎變成了企業一致的目標。投入設計、研發等的目的,也是為了增加商品或服務的附加價值。甚至連經濟部設定考核「拚經濟」政策成效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時,製造業附加價值率也被視為重要施政績效。

簡單來說,附加價值的定義是企業生產產品總價值(生產總額),扣除所購買的原材物料、半成品及服務等中間投入後所新創造的價值。換句話說,如果一塊布的成本為三百元,經過這家公司設計、剪裁、加工後變成了一件襯衫,賣了五百元,其中多出來這兩百元,就是它的附加價值。

但我覺得這個出發點有點怪怪的。「增加附加價值」是一個以成本為導向的思維、是一個從下而上、一切以增進認知價格為目的、以賣方利潤為中心的思考方式。沒錯,「附加價值的提升」可以衡量每單位產出的新創價值能力,但它的角色應該是一個結果,而不是把它當成一個策略或目標。如果真正要帶動典範轉移、帶來真正的創新與改變,我們可能需要另外一種思考方式。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