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各國以台灣及新加坡為師

亞洲小龍力挽經濟狂瀾

無論是南韓、日本、泰國,在金融風暴肆虐下 失業率頻創新高,街頭流浪漢增多, 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媒體, 如美國《商業周刊》、《遠東經濟評論》 卻看好台灣與新加坡截至目前的表現。

香港經濟在回歸一年以來,逐步淪落到今日百業蕭條的地步。 (攝影者.凌鴻健 )

金融風暴肆虐,亞洲各國無一倖免,歷經一年多來的衝擊,匯率走貶、失業率上揚、經濟結構逐漸瓦解,眼見亞洲地區多年累積的經濟實力已在風雨飄搖之中;而經濟壓力同時也為社會及政治帶來強烈的威脅。在這一波浪潮中,台幣對美元的匯率雖然一路由二十八:一攀升至三十四.五:一,但與其餘各國相較之下,台灣與新加坡要算是體質較佳、應變實力稍強的。

為因應此番巨大的金融困境,企業界裁員、減薪等各種應變方法相繼出籠,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同感威脅,但許多公司、工廠仍免不了關門倒閉的命運。據近期美國《商業周刊》報導,南韓的失業率已達七%,且在持續上升中,預估到年底前還會再增加五十萬名的失業人口。失業也使得許多白領階級走上自殺一途,以今年第一季而言,平均每天有二十五人自殺;而企業除了裁員,減薪也是一種降低成本負擔的因應方式,南韓部分公司的減薪幅度甚至高達三○%,但即使如此,每天仍有大約九十家的公司倒閉。

至於曾是亞洲地區經濟龍頭的日本,根據非官方的估計指出,失業率也已高達一○%,失業人口以帳棚、紙箱為席,露宿街頭,有人甚至失業年餘卻仍不敢讓家人知道;而今年畢業的一百二十萬名大專畢業生,至今還有一五%尚未找到工作,失業狀況之嚴重可見一斑。在一向注重員工忠誠度的日本社會,中年失業為一項重大危機,要再找到工作極為不易;就業中心前每天都有上千名經理級人員在排隊找「頭路」,但是能夠再度就業的機會卻只有五%。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