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背後

台北街頭進入冬雨時分,順道接送兒子回家時,也順道載了他的同學;在車上兩人互吐苦水,這位男孩不經意提到:「我最討厭我媽說,『我們一起來做這個練習,我們一起來做那些事……』,她每次都說『我們』,但真正承受壓力的是我,考試的是我,考不好被罵的也是我,每次『我們』一起做事壓力特大,她只在旁邊動口,我才不喜歡『她與我同在』,我只希望『她人不在』!」

我自己有一段時間也常用「我們」當開頭,那是一種無意識的「教育」語言,自認為這樣的用語很能反映陪伴孩子成長中自己不缺席的角色,但講多了,在要小孩完成工作時,女兒會叫:「你不是一直說我們嗎?那你在哪裡?做到最後不都我在做?」原來,在講「我們」時,小孩會有期待,期待你全程的參與,這不是我在脫口而出時所想清楚的。另一種的「我們」則是反映大人的期望。小孩小學考試前,我嘴巴講著,「我們一起來把這些習題複習一遍」,心裡卻掛記著考試後的成績結果,老娘都陪你耗進去了,還能有不好的分數嗎?在「我們」的背後,也隱藏著我都不自覺的「要求回報」。在一連串的親子衝突中,我不得不去思考「我們」背後的意涵。

不管懷抱何種教育信念,所有的父母親都會以自己認為對孩子最好的為優先考量,對孩子要求的背後,卻也夾帶著個人生命歷程中被對待的方式。如果沒有被提醒,大部分的人,內在都會渴望,透過孩子,活出另一個期待的自己,當年不敢承受的挑戰,或已享有的榮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培養孩子」比「自己面對」容易多了。我周圍很多朋友提及,在投注許多心力在孩子身上後,要他們承認孩子沒有想像中的有才華是件不容易的事,他們困惑於「已經給了他們最好的,而且都共同參與了,為什麼還這麼不長進?」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