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十五座獎項的背後

我當總編輯,最緊張的時刻莫過於年終。

此事非關年終獎金,非關老闆打績效,而是新聞獎項揭曉的高峰季。十二月四日,當最後一個重量級獎項「吳舜文新聞獎」揭曉:「阿共‧銀彈‧虱目魚」、「台灣海岸浩劫」雙雙奪下「新聞深度報導獎」、「公共服務獎」後,我才鬆了口氣。

數算一下,今年《商業周刊》共拿下十五座國內外新聞獎,上述兩個專題更分別拿下三座獎項:金鼎獎、卓越新聞獎、兩岸新聞報導獎等。

說這些,並非要老王賣瓜,而是想把我們的「燭光」分享給大家。記得我曾以「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這句話與大家分享。如今媒體環境大不如前;風骨,這兩個字更是珍稀,有些同行為了生計被迫低頭、有的老闆則動用大量版面、採訪資源捍衛私人利益……,人們憂心第四權的權威江河日下。

很幸運,也很不容易的,《商業周刊》的記者們依然走路有風、抬頭挺胸。

因為我們相信:信任,才是一切。新聞這一行,沒什麼貴重的機器、房產,最重要的資產,於內是員工;於外,是讀者的信任。

從創刊至今,我們時刻把讀者放在第一位,任何事與此牴觸,永遠是讀者第一。以「阿共‧銀彈‧虱目魚」為例,在四百二十九天的製作期裡,主筆賴寧寧為了追蹤中共第一張政治契作訂單,兩岸往返,訪問上百人次,其間,歷經不為外人知的威脅,還特至警局備案,一切,只為了求「真」。

我們深知,信任,點滴匯聚,得之不易;摧毀,卻可在一夕。因此,我們內規不少,譬如寫一頁稿子,要採訪五個人以上,其中必含競爭者、中立第三方;封面故事的採訪人次要超過二十個人;又如,雜誌當期廣告主,不得是內文的採訪對象,避免利益衝突;廣編稿的字型、顏色等必與內文有顯著差別,以免混淆讀者……。一切,都是要讓讀者放心,我們絕非黑心商品,絕無行銷置入。

除了行諸文字的內規,我們還堅持,只做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報導;在眾聲喧嘩裡,我們不想販賣恐懼、也不想製造民粹,即便批判時事,也一定提出解決方案。

當然,要做的事情很多,可進步的空間還很大,但是,我敢打包票,我們是最有誠意的一群新聞工作者!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