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我們35歲,我們好想回台灣

暑假期間,一群朋友們陸續從香港回台灣,他們年紀在三十五歲上下,出身台大或國外的一流學府,有資訊系、財金系、法律系等,在外資機構上班,薪水是台灣同業或同儕的四倍以上。然而一見面,大家談的話題竟然都是:我們好想回台灣。

最大的原因,台灣太適合居住了。對比香港職場的鉤心鬥角、居住空間的狹窄緊迫、教育的階級意識等,台灣真是一個美地。

然而,他們為什麼回不來?

姑且不論薪水的差距,畢竟兩地的物價水準有別,但是,台灣的工作機會還真的不多。他們開始研究起背後的原因,香港工作的多元、供給量大,與中國經濟脫不了關係,但台灣的工作機會,曾幾何時變得如此難求?

政府的管制,是很大的原因。

一位在外商銀行擔任資深副總裁的朋友,總管大中華區私人銀行業務,她舉例,近一、兩年,受歐債風暴影響,許多歐系銀行為了提高資本適足率,進行一波波的資產跳樓大拍賣,但是,台灣的金融業,尤其是保險集團,卻只能看著物美價廉的資產,一一被馬來西亞、中國、中東等同業買走。

朋友在旁看得焦急:一棟歐系銀行在英國的大樓,不過十幾億,以售後租回方式,保證三十五年,六%年利率的收益,相當不錯的投資標的!台灣的壽險業卻只能在旁乾瞪眼,因為台灣的法令限制。

更令人傷感的是,這位友人的台大同班同學,當初未赴港,目前任職台灣金融機構,一樣努力的工作,卻月領不到五萬,「我真想跟她說,不然妳到香港來當我的助理,薪水一樣,只是換成港幣!」她歎道。

類似例子不勝枚舉,仔細爬梳各行業的法規,到處充斥了「重除弊、輕興利」的管制思維,將台灣產業的競爭力,一個個活活扼殺,工作機會當然越來越少,台灣人的薪水自然漲不起來,負向循環下,就是人才一再外流。

歐債風暴後,全球產業大洗牌,但這個變局中,商機稍縱即逝,計畫趕不上變化,若政府的善意變成業者的手銬,讓他們無法靈活應變,那麼,行政院長、經濟部長、央行總裁們,要國人攜手挺宏達電的振臂疾呼,豈不諷刺!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