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百年思維

繼走訪美國三城探討美國再起、深入埃及探討中東油價風暴、追蹤糧價大漲的全球之旅後,本期,《商業周刊》採訪團隊來到德國。 為什麼談德國?

一場動腦會中,經研室主任楊少強提出,為什麼德國不需要利用貨幣貶值的手段,就有出口競爭力,台灣電子業卻總是希望匯價貶值?

於是,一場德國的探索之旅展開,我們發現,金融海嘯後,德國已成為世界新典範,全球的聚光燈。

就在英、美各國還狼狽的收拾泡沫殘局時,德國一枝獨秀,在已開發國中,股市漲幅、經濟成長率、貿易順差等成績單,樣樣都拿下第一名。

而且,這些經濟成長的果實,並未惡化社會公平,她的貧富差距甚至比台灣還小,失業率一路下滑,財政赤字相對低。

德國,重新詮釋了經濟成長,也重新定義了效率。

在「德式成長」的模式中,獲利不一定要極大化、成長不一定要最快速、完全競爭不一定能達到社會最大福祉……。

截然不同的時間感,是「美式成長」與「德式成長」差異的來源。德國人思考的軸線多以十年,甚至百年計算,而美式思維則囿於資本市場的運作,常以當季、或當年為規畫單位。因此,德國人做了許多長期有效率、但短期卻不一定有效率的事。

譬如,德國的出口競爭力,不須來自廉價的貨幣,她選擇強勢貨幣,強迫企業要往高端走,雇用資深工匠,投入大量研發,讓全世界用高價埋單她的品質。

再如,她能斷然廢核,其實源自二○○○年的布局:二十年再生能源比率要達到二五%,五十年要達到八成,至今,一切都按照著縝密的計畫一步步的達成。

她認為,成長果實不能只有少數人獨占,因此針對投機炒作、富人都課以重稅。

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之外,德國,走出了第三條路,她在操作效率與公平這兩顆球時,分寸拿捏的越來越成熟。

然而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途中反覆修正之陣痛在所難免,所幸,她們穩守著百年實業基礎,攢下了厚實的改革學費。

當世界越來越M型化時,德國模式值得深思。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