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餅筒&Pita餅

有關濟公活佛的傳說,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大葷齊集一鍋的名菜「佛跳牆」;除此之外,行徑有別於一般出家人,對美食特別鍾愛的這位奇僧,在其故居臨海縣鄰近的天台山國清寺,也有段為人樂道的餅食趣談。

濟公參訪國清寺期間,為了惜福不浪費食物,建議寺僧把每餐所剩的大量齋菜,以糊拉拖(春捲皮的在地統稱)捲裹起來,留到下頓飯來吃。未料這突發奇想的創意,卻獲得寺內僧眾的喜愛,甚至從名剎流傳至民間。濟公研發出的這道捲餅,餅裡的內容,幾與素餃的內餡無異,形狀長方,個頭有如筆筒般厚實,天台當地的老百性,索性稱它作「餃餅筒」。

餃餅筒在台灣相當罕見,名氣遠不如水餃、鍋貼跟蔥油餅,對它感興趣的人,可到台北植物園附近的「夏佬餅鋪」尋寶。餃餅筒雖是通俗餐點,卻在在顯示出江浙人講究吃的細膩面,夏佬餅鋪的餃餅筒,餡料所用的雪裡蕻、香菇丁、筍丁、豆干丁、粉絲,及素齋中原本沒有的豬腿肉丁、蛋皮、蝦仁,捲進餅皮前,程序就像做素什錦般,每項都得個別炒熟再綜合,分別處理後口感自然就清爽。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