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世界太暴力? 電玩將走向分級

它們會毒害那些浪費時間坐在沙發上,耽溺在危險幻想世界的年輕心靈,使他們道德淪喪。這是十八世紀輿論界賦予小說的罪名,擔憂新媒體對年輕人造成的負面影響。時至今日,小說恐怕有害人身的想法聽來愚蠢。未來的歷史肯定也會如此評論當代輿論對電玩遊戲的批評,指控它們將年輕人轉變為暴力罪犯。一月十六日,歐洲各國司法部長齊聚一堂,討論如何有效限制將暴力電玩銷售給孩童。部分國家,諸如德國,認為答案就是完全禁止部分遊戲。但這似乎有些過頭了。

對於電玩遊戲的指責不過是對新且不熟悉的娛樂形態,加以妖魔化趨勢的最新事例。一八一六年,華爾滋遭詛咒為鼓勵亂交的「致命傳染病」;一九一○年,電影被指控為「完全、絕對邪惡的毀滅性社會交流」;一九五○年代,搖滾樂被視為將年輕人變成「魔鬼崇拜者」,漫畫書則遭非議使孩童變成毒蟲和罪犯。不管哪個個案均呈現相同模式:年輕人接納一種新形態的娛樂,大人們因為不熟悉而感到毛骨悚然,進而加以譴責,但年輕人終究會長大,新媒體也逐漸被接受;然後在另一個時點,同樣的情形又再出現,再次展開相同的週期循環。

不只孩童愛玩 三分之二玩家超過十八歲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