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Boy Network 老同學人脈網

本欄上期已說這期要談old-boy network。中國社會講「關係」,特別是今天的中國大陸,假如沒有「關係」,很多事都辦不通,因此guanxi(「關係」的大陸拼音)一字,在美國也漸漸流行起來。美國或西方的old-boy network和中國的guanxi頗為相似,只是中國的guanxi,「下」可以攀「上」,而美國的old-boy network則是平行的關係,彼此搭上關係因為是同一學校出身的校友或是某一社團的會員,相互提攜幫忙。在美國的一些大企業或政府部門是很講求old-boy network的,特別是美國務院的外交圈或CIA的諜報人員。早期美國外交官多為名校出身,不是哈佛就是耶魯,例如美國最後一任駐台北的大使安克志(Leonard Unger)是哈佛畢業生,曾在美大使館當過政治參事(political counselor)、後為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的丁大衛(David Dean),也是哈佛出身。至於在台北當過美使館副館長的來天惠(William Glysteen, Jr.),是耶魯的校友,台北美國新聞處處長克拉克(Robert Clarke)也是耶魯校友,後來二人還結為親家呢。

至於CIA的前身OSS(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其成員更是儘多Ivy League盟校畢業生,大名鼎鼎的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二戰時也曾替OSS工作過。上世紀50年代初加入CIA的李潔明(James R. Lilly,曾任美駐北京大使)與唐尼(John Downey,1952年運送情報人員進入中國,在東北上空被擊落)則是耶魯同學兼好友。60年代以後,old-boy network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也就是說國務院和CIA的exclusive色彩沖淡,變得較為開放與平民化(egalitarian)。

Old-boy network是male bastion of power(男性權力堡壘)的代名詞,常易遭職業女性的反感與反彈,因old-boy是清一色男性。職業婦女,不管職位多高,也無法打進old-boy network。莫說是女性,即使是男的,因出身不同,關係不夠,也打不進去的,所以old-boy network有其排他性,就好比裙帶關係(nepotism),如你和「裙帶」沾不上邊,自然無法享受這種關係的好處了。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