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985期
-
- alive / 小吃大學問 師大路口水煎包
- alive / 董事長嬉遊記 維吉尼亞重溫西部電影夢
- alive / 重新看世界 看紀錄片體驗不出門的旅行
- alive / alive封面故事 挖寶小旅行
- 總編輯的話 巴士出發
- 商場自慢塾 老闆能有多公平?
- 石頭評論 新人‧新政‧新?
- 去梯言 豺狼狐狸,通通抓起來
- alive / alive封面故事 在異國小市集發現大驚喜
- alive / alive封面故事 早起在20款玫瑰前深呼吸
- 馬丁沃夫 IMF改革首務 歐盟先削權
- alive / alive封面故事 在台北發現南洋的慢調美感
- alive / 生活專刊 前進古典帆船賽 一窺富豪私密聚會
- 焦點人物 精明機巧 竟至戰友反目、顛峰落難
- 焦點人物 太習慣「成功」 李焜耀誤吞苦藥
- 產業風雲 ESPN說在地故事 十年稱霸亞洲
- 焦點新聞 竹商銀變身渣打 更快直通台商
- 投資焦點 搶進十一檔折價B股等著賺價差
- 投資焦點 壓寶下一個英國石油及諾基亞
- 特別報導 社會責任指數成新投資指標
- 台北耳語 「女兒」嫁外銀 曾國烈緊迫盯人
- 台北耳語 游錫堃高喊「三不」 卯上《中時》
- 人物特寫 前微軟中國總監 到尼泊爾蓋學校
- 人物特寫 「人有時要下山谷看看,再往上爬」
- 科技風雲 LED教父轉念 讓晶電變世界第一
- 科技風雲 快閃記憶體兩大系統 大陸正面交鋒
- 全球話題 百萬人湧入度假醫療 亞洲掀卡位戰
- 大陸焦點 全球首座生態城將現身崇明島?
- 大陸焦點 中國最大影音部落格 卡位3G
- 封面故事 思考的原點
- 封面故事 看到好書就像吃東西 會捨不得看完
- 封面故事 剪輯與連結 拼成自己的知識地圖
- 封面故事 卸下強人面具 學會為自己出征
- 封面故事 回歸原點書 做最有效的閱讀
- 封面故事 讀書不必多 選讀關鍵一%
- 封面故事 透過閱讀 讓孩子體察生命的高度
- 封面故事 十大名家推薦人生必讀好書
- 管理小品 模擬情境測試 嚴選適任接班人
- 關鍵數字 肥胖才是審美觀主流
- 英文無所不談 舊富與新貴
- 經濟學人 爭南美領導地位 巴西總統首要救經濟
- 經濟學人 慢半拍文化 讓雅虎拱手讓出老大
- 經濟學人 向數位靠攏 工藝相機大廠萊卡搏翻身
- 經濟學人 創新制勝 氣球小工廠稱霸奧運天空
- 國際視窗 拚中國市場 麥當勞改打牛肉漢堡牌
- 國際視窗 政府基金獲利兼顧公益 挪威成標竿
- 商周書摘 企業創新的四大動能
Old Money vs. Nouveau Riche
舊富與新貴
撰文者:聞亦道
|出刊日期:2006-10-05
美國務院近日公布了一卷1969~1972年的中美關係文件,由於這段時間尼克森政府尋求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不遺餘力,其文獻在外交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特別邀請了當年參與此一外交大事重要的人物如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ezinski——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史考克羅將軍(Gen. Brent Scowcroft─老布希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羅德(Winston Lord——季辛吉的親信助理、前國務院亞太助卿)、傅立民(Charles Freeman, Jr.——尼克森訪華的翻譯、前國防部助理部長)等在國務院就他們的角色現身說法,回顧往事。當筆者見到羅德時,不期而然的想到英文中old money這個詞彙。
...本文未結束
使用商周知識庫請先登入「商周集團會員」
數位訂閱會員登入即可閱讀,網站會員登入可享每月免費閱讀4篇文章
數位訂閱會員登入即可閱讀,網站會員登入可享每月免費閱讀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