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 de Siècle 世紀末

英文裡有相當多的詞彙須借助外國語文表達,這是英語裡沒有這種說法,或是別國的語文更能精準生動的描述某種情況。這些外來語拉丁文(法律、醫學名詞)、法文、德文,甚至中文、日文都有,而其中以法文最多。例如泰國近日發生政變,新聞報導用coup或coup d’état指政變,這就是個法文字。本欄談過的在英文裡常常使用的法文字眼有déjà vu(似曾相識,請參閱《商業周刊》951期),至於德文,現在最流行的字是schadenfreude(幸災樂禍,請參閱《商業周刊》871期),例如六月間華府陰雨綿綿,美國稅務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簡稱IRS)大樓淹水,人們為之興奮不已,因為該局是人人討厭而害怕的衙門,所以《華盛頓郵報》摸準了讀者心理,在報導中特別作了個標題說:IRS Building Closing Invokes Schadenfreude(稅務局關閉叫人幸災樂禍)。

這次要談的是在英文裡不時出現的另一法文片語fin de Siècle,如果你不略懂法文或是已熟悉其在英文中的意思,乍看之下,會覺得莫名其妙。這個詞等於英文的end of the century(世紀的結束或世紀末),特別指19世紀末,也有新舊世紀交替的意涵,即英文的turn of the century。如美國名作家Barbara Tuchman所寫的書《The Proud Tower》(驕傲之塔),是以1890到1914年大戰爆發前的歷史為主,所以有人形容The Proud Tower is a fin de Siècle historical novel.(《驕傲之塔》是部世紀交替的歷史小說。)

Fin de Siècle除了end of the century的含義外,還有世紀末的頹廢(decadence)之意。像英國唯美派詩人兼劇作家Oscar Wilde(1854-1900)就是a fin de Siècle man of letters,他的劇作「Salome」(沙樂美)反映了19世紀末文學創作的唯美主義和頹唐主題。如果讀者有機會去巴黎到Wilde的葬身之地Le Pere La Chaise Cimetiere(謝神父公墓)瞻拜,當更能體會Wilde作為a fin de Siècle poet(放縱而悲涼的一生)。同理雪萊(Percy Shelley 1792-1822)和拜倫(Lord 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這兩位浪漫派的詩人,也是18、19世紀之交的fin de Siècle poets 。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