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反思》解開台灣高等教育的緊箍咒

回歸市場機制 才能激出一流大學

大陸用資本主義辦大學;台灣卻用社會主義辦大學。在人事學費上,教育部是「大政府」,處處管制;在資源挹注上,教育部卻又變成弱勢的「小政府」。

教育是百年大計,需要的是:策略明確、邏輯清楚和政策穩定。但在台灣,十年換七個教育部長,每個部長各有不同的理念,原本已經確定的政策隨人事變動轉變,加上經常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教育問題最後都用政治手段解決。大學氾濫是其一(詳另文);大學經營無法差異化是其二。

「五年五百億」政策,是政府驚覺到台灣的高等教育普及化衝過了頭,回過頭來希望差異化發展,發展重點大學。原本非常集中,只準備給台大、成大及合併後的清大和交大,「大方向是對的,但到了立法院,就走樣了,變成分給一堆學校(編按:共十二所),大家分一分沒多少錢。」交大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戴曉霞說。

和大陸及鄰近國家展現的強烈企圖心相比,台灣都在一些小問題上打轉。「五年五百億」中,台大拿三十億元,前台大校長陳維昭說,即使一年一百億元都只給台大,每位學生獲得的資源仍然不如漢城大學,「台大若連亞洲的大學都比不上,遑論世界一流!」而頭一年的預算被立法院凍結,今年三月才撥下來,立法委員就已經催著教育部要各校拿出成績來。「人家的高教改革是十年、二十年的在做,教育又不是速食麵,泡了就能吃!」戴曉霞說。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