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金屑思想起

媒體看現在、看未來,有時也該回頭檢核過往,鑑往知來。五年前,《商業周刊》率先報導新一波上海熱專輯後,就持續關注大陸議題,從傑出台商到落寞台流。他們的面貌,不斷褪變。 最近,《商業周刊》經研室溯及過去五年的商周報導,做了一起追蹤調查。我們想探索,這些被報導者(傑出人士)登陸後,如今際遇如何?調查發現,雖然有一八%的人回到台灣,但留在大陸的還是占最大部分。留在大陸者際遇差異很大,而今甚至有流浪總經理的面貌出現。儘管他們跟不上上海的繁榮,際遇每下愈況,依然眷戀著彼岸。

他們讓我想起,基隆河與金瓜石,想起那裡緊抓著芒草根部的金屑。早年,新淘金者循溪流找金脈,識途老馬拔起河畔的芒草抖一抖,從有無金沙掉落,就能判斷這裡有無金礦。我說,那群仍在大陸的流浪總經理讓我想起芒草根部的金屑,「金屑」眷戀著芒草,期待著有朝一日被拔起,展現金閃。

這起追蹤調查的檢視時間,五年是一個觀察點,此次雖然有些發現,但時間的縱軸還不夠長,判斷還無法驟下。十年後,會是一個更適當的觀察點。會製作這調查與本期《商業周刊》封面故事有關,我們從麥肯錫顧問公司在今年度所發表的一份全球新興市場的人力資源報告談起。這份報告揭露一個很震撼的數字,未來十到十五年間,中國大陸將會需要七萬五千名有國際管理經驗的總經理。

這是多誘惑人的未來!這些年來,從企業到個人,絡繹不絕的人潮奔向大陸淘金,為的不就是想像這數字背後的金橙橙前途。麥肯錫不過是把世人的想像,量化為數字。

然而,數字是真實,數字也是殘酷。我們從追蹤過往的登陸台商,觀察他們這些年的起伏,看到一場場白領殺戮。有人曾經年薪千萬元、配車、司機、華廈,後來卻陸續被拔位,因此怨恨企業無情。

紳士們,企業當然無情啊!因為,市場更無情。在怨恨企業現實的同時,是否更該思量,年薪千萬元的背後,要付出去的貢獻與代價。本期封面故事的執筆者是資深記者鄭呈皇。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