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的 謀略與現實

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結束,外界盛傳的高層人事變動並未發生,但這並非意味著胡錦濤鞏固權力的計畫受挫,而是出於他本身的政治謀略。

本月八日到十一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舉行閉門會議。這是胡錦濤全面掌權以來所主導的首次全會。儘管外界言之鑿鑿的高層人事變動並沒有出現,但胡錦濤建立「和諧社會」的理念被確認為第十一個五年經濟建設規畫的核心。說明胡錦濤「進一步統一思想」的目標已經達到,其領導地位已得到鞏固。然而,他最終能否打破現存的利益框架,讓中央政令順利推行,仍難以樂觀。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被稱為改革總設計師的鄧小平號召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迅速崛起,不僅出現社會貧富懸殊現象,地區差距也不斷拉大。江澤民一方面提出「三個代表」,吸納社會菁英,為新崛起的權貴資產階級提供合法性基礎;另一方面強調「穩定壓倒一切」,鎮壓弱勢群體的抗爭,結果各種社會矛盾越益尖銳,大陸官方早前首次公開承認社會不穩定問題。面對這種局面,胡錦濤提出「和諧社會」理念,決心解決貧富差距和腐敗所導致的社會問題,延續中共政權的壽命。

但強調公平就勢必損及從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的利益團體。自胡錦濤執政以來,許多政令遭遇地方政府「欺上瞞下」、「陽奉陰違」,讓其吃足苦頭。因此,胡錦濤的當務之急,是讓全黨思想統一到他的「和諧社會」上來。應該說,在這次五中全會上,胡錦濤推銷自己的政治理念初戰告捷。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