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獲利前 萬事達卡先獲得「自由」

早期萬事達卡(MasterCard)度過一段艱辛歲月。因為缺乏規模,所以很難說服商家這張卡片能夠為店面帶來購物人潮,也很難說服顧客每家店面願意接受這張卡片。現在,萬事達卡是金融界最佳利基之一的佼佼者。信用卡業務的成長尤其引人注目,而且隨著人們貪圖塑膠貨幣的便利,捨棄現金和支票而繼續擴張。今年前半年,萬事達卡的顧客銀行已經發出七億一千六百萬張信用卡,完成價值七千九百一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十五兆九千億元)的交易。由一千四百家金融組織共同持有,萬事達卡扮演付款處理的中心角色,正如它塑膠卡片的主要對手一般:相同組織結構的競爭者威士卡(Visa),以及公開上市的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基於上述原因,萬事達卡在八月三十一日宣布將於股市掛牌的消息,其意義遠大於一家年獲利約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三億七千五百萬元)的大型金融公司將初次公開發行股票。各家銀行將放棄集團五九%股權,及其股東投票權,其中四九%股權將公開發行,一○%交由基金會持有。萬事達卡並未透露太多細節,僅表示法律對於初次公開發行股票之前的發言有所限制。不過,你仍然可以看出萬事達卡想擺脫無數母公司的可能原因。公司的未來可能充分維繫於獨立自主的能力,透過智慧卡或網路電子收帳與付款的能力,而且不受傳統銀行結構成本所拖累。因此,其所有權結構是公司發展的一大限制。

但你可能會問,通曉金融界二、三事的萬事達卡股東們,憑什麼會放它一馬呢?為什麼要拋售快速成長的企業,尤其是這種規模龐大且開放的合作性質結構,允許個別成員銀行經營各自獲利豐厚的信用卡業務呢?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