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失敗 美國招牌開始褪色

在這個國際競爭激烈的時代,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之間的角色區隔變得越來越模糊,國家(或政府)往往是其國內的企業在國際之間最強而有力的代言人,而企業的形象也經常會影響外國人對於其母國的觀感。

以美國為例,自一九五○年代以來,可口可樂、好萊塢電影、通用汽車和IBM塑造了無數第三世界國家人民對於美國的印象;而從一九八○年代以降,美國貿易代表署(U.S. Trade Representative's Office)則是捍衛美國企業利益的急先鋒。而韓國政府利用國家資源替企業做國際宣傳,則是另外一個明顯的例子。

如果美國是一家企業的話,那國務院(U.S. Department of State)就是它的行銷部門。好幾年前,美國國務院曾經邀請著名的廣告人和行銷顧問傑克.特勞德(Jack Trout)設計一套行銷課程,訓練外交人員如何更有效地推銷美國、美國產品、以及美國對於國際社會的貢獻。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