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因應篇各國央行最頭痛的難題

與鱷魚共處的三大求生法門

熱錢雖不是金融風暴的主因,但常扮演導火線的角色。這一波熱錢流入已對各國造成負面衝擊,如何管理熱錢是當務之急。

「我們花了四十多年辛苦打拚的經濟成果,像索羅斯(George Soros)這種身懷數十億美元的流氓投機客卻突然冒出來,在短短幾個星期內就毀了我們的一切。」這是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在一九九八年一月,亞洲金融風暴留下滿目瘡痍後,對已呼嘯而去的索羅斯等熱錢投機客發出的悲憤控訴。

雖然許多研究均顯示,亞洲各國當時經濟體質不佳、政府施政無方,才是金融風暴的罪魁禍首,但短時間內大量進出的熱錢,狙擊各國貨幣使其一瀉千里,進而引發經濟危機的連鎖反應,卻是金融風暴的導火線。

所謂熱錢,一般指的是國際收支帳中的金融帳,其中的「外人證券投資」(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FPI)。它和「外人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雖同屬在國際間流動的資金,性質卻不同:FDI指的是外國人到當地設廠雇請勞工生產,是「投資」;而FPI則是外國資金進入當地證券市場套利,是「投機」。FDI的目標是「長治久安」,看重的是當地經濟成長前景,因此不太可能因短期因素就一夕間大進大出;但FPI卻是「短視近利」,只要當地證券市場有風吹草動,往往出現爭先恐後進入或退出的「熱」潮,這就是FPI之所以為「熱」錢的原因。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