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機會,殺手?

走入台北基隆路上的國貿大樓,如果你按下的電梯樓層是十八樓,可達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台北辦公室;如果你按的是十九樓,則可達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的台北辦公室。他們不但在同一幢大樓的上下樓,更同屬於半導體產業的上下游,張忠謀是張虔生的大客戶。過去,外界對於封裝測試產業的理解較少,對於張虔生當然就更加陌生。事實上,張虔生本人也不常曝光。

七月二日下午,我與《商業周刊》主筆郭奕伶等一行人到日月光的台北辦公室,專訪張虔生。此人倒是豪爽,對於所有的問題都採開放態度。他談如何由老二變成世界第一,龍頭Amkor的布局失誤,日月光耕耘核心事業的策略;他談政府沒有移民政策,導致台灣一流企業,如老虎被囚於島內;他談家世,一個意氣消沉的父親與膽識無比的母親,如何影響他的人生;最後,他談到子女無意願接班的遺憾。

不同的談話主題,他的情緒隨之起伏。談到與Amkor的消長,七年間,日月光由原本營收只有老大的十分之一,到取而代之,他在沉穩中略帶拘謹。他談到母親,神情輕鬆許多,有感激有歡笑。他的母親,市場上慣稱「張媽媽」今年已經八十歲了。

她二十歲時獨自在上海闖蕩,三十歲時避難台灣,四十歲開始代夫出征,可謂台灣商場上的奇女子也。影響張虔生最深的人,無疑是母親,這從他辦公室的擺設可見一斑。

這期《商業周刊》,我們探討張虔生的毀滅與成功學,執筆者郭奕伶。

除上述報導外,本期封面故事的執筆人也是郭奕伶。博達事件,又讓大家重新檢視企業經營的本質。從台灣電子股的股價與市值變化,我們看到一些耐人尋味的變化。最近十年,竟然有四七%的電子股市值縮水到只剩下一半。為什麼時間不是增長公司的價值,而是戳破神話?再進一步檢視股價曾經漲到三百元的股王級公司,現在股價更是大幅度崩落。

這些現象,讓人不勝唏噓。近年,管理學上一直在探討企業的機會與能耐間的關係。過去,企業主都在談哪裡有賺錢機會。然而,從這些昔日明星的故事,我們看到的最大警示錄是:大好機會之後,其實潛藏著失敗。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