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更大張的經濟地圖

七月份是一個公布成績的月份。美國《商業週刊》公布〈全球一千大企業排名(The Business Week Global 1000),這是以市值為基礎的排名。七月底,美國《財星》雜誌要公布另一份〈全球五百大企業調查〉,這是以營收為基礎。在台灣,《商業周刊》也於此時首度公布〈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公司排行榜〉。這也是以營收為基礎,並混合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的上市、上櫃公司調查。

一般來說,以營收為基礎的排名,比較的是企業規模大小;以市值為排名基礎,比較的是公司的市場價值。兩者各有其參考性,《商業周刊》則仍然沿用營收數據。

五月份,《商業周刊》已經陸續公布台灣的一千大製造業、五百大服務業、一百大金融業排名。其中,製造業的變化最大,民營製造業龍頭換成鴻海。事實上,這三張台灣企業實力地圖,還不足以說明全球化時代的意義。簡單的說,在連動性如此高的時代,台灣企業伸展手腳的範圍已經擴大到大中華經濟圈,也就是跨入中國大陸。或者,與中國大陸的企業一較長短。也因此,台灣的「老大」進入兩岸三地市場的經濟地圖後,能排到老幾?單看台灣地圖,還看不出真正的實力。

根據這次《商業周刊》的〈兩岸三地一千大上市公司排行榜〉:第一名與第二名是中國大陸的企業,營業規模折合新台幣都超過一兆元,第三名是香港上市公司豐控股。在前十名的排行中,台灣企業只有兩家入榜,分別是中華電信與鴻海。在總體排名中,二○○一年,台灣有三百三十三家企業進得了這份榜單,比大陸少,但比香港多。

很久以前,我訪問一位得過創業獎的企業家聊蓽路藍縷的心情。他說,創業初期,每每看到一千大製造業的年度排名出爐時,都惕勵自己有朝一日也要把公司經營到全台灣的前一千大。後來,他不但做到了,而且排名年年前進,甚至成為高成長的楷模。他眼中閃爍著渴求及美夢成真的滿足。許久沒與這位企業家聯絡了,不知從事傳統產業的他是否安好?或者,他已在規畫另一張更大的地圖。無論如何,企業競賽永無止境。登上玉山頂峰後,還有喜馬拉雅山等待於後。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