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收藏知識、趨勢、新觀念
董事會關鍵錯誤》誤判內部利害關係 奧特曼結合理念利益,團隊死心追隨OpenAI政變事件的主角奧特曼願與大家深度連結、有野心賺更多錢,讓9成員工同進退、5天內就強勢回歸,那另一個主角:OpenAI董事會呢?董事蘇茨克弗,是類神經網路領域的傳奇人物,馬斯克當年將他從Google挖角…
癌症一直是全球主要死亡的原因之一,在台灣,癌症更是連續蟬聯10大死因之首,發生率或死亡率也逐年攀升。而癌症的發生原因可能為先天遺傳或是後天造成。在後天造成的原因當中,慢性發炎也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發炎作用是癌化過程中的重要關鍵,慢性發炎一點一滴的侵蝕我們的身…
疫後,許多人出國旅行。但《華爾街日報》直指,隨著疫後旅行需求飆升,飛行員的晉升速度比過往更快,原因是人力缺口嚴峻,美國三大航空必須從地方小型航空挑選機師,這些習慣開小客機的機師們,必須學習大客機的操作程序和駕駛控制方法。機師養成時間被迫縮短顧問公司奧利佛懷…
Gap與美泰兒(Mattel)有何共通點?答案:它們都仰賴同一位高手,擦亮老品牌,這位高手叫作狄克森(Richard Dickson)。{DS_BOX_36538}55歲的狄克森身型瘦高、臉長,留著微長鬈髮,絲毫沒有商界高管常見的肅殺氣息,但他是今年最熱電影《芭比》的推手之一,讓該電影成為華納兄…
日本龍頭車廠豐田11月下旬宣布,10年來首度在印度加碼,投資近4億美元,增設第3座工廠。但,該公司卻在同月初宣布,將在中國持續減產至春節。不只豐田,在中國銷量連4年下滑的日產也瞄準印度,今年初就攜手雷諾汽車宣告,要砸6億美元生產6款新車。鈴木更在去年就撤出美、中市場…
越南經濟,也開始步入共產主義前輩中國的後塵嗎?越南女首富、萬盛發集團董事長張美蘭(Truong My Lan,音譯)去年遭越南政府逮捕。11月的最新調查指出,她涉嫌掏空西貢商業銀行、挪用304兆越南盾(約合新台幣4千億元),約占越南前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6%。首富被捕、出口…
美中持續競爭,科技製造供應鏈也得跟著「中國+N」,如蘋果供應商之一的大廠立訊,今年11月中旬,就在越南加碼3.3億美元擴產。但,隨著越來越多品牌承諾2030年綠電使用比率上升,供應鏈得擔心的,不只是得加碼布局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還得擔心自己夠不夠「綠」——一場「不用…
接下管理棒子時,你用的是自己的力量,還是「我們」的力量?從洗髮精、香水到消毒酒精,這些現代人的必需品,都離不開一個關鍵零件:噴頭。藏身於台中大肚山腳的上溢精密,是台灣的噴頭王。{DS_BOX_36536}有人稱它是「噴頭界的台積電」,不只1年能生產1億支噴頭,疊起來的高度…
在武漢搭出租車,上車後和師傅聊天,隱約還能感受到疫情帶給這座城市的感傷,我瞄到駕駛座旁的一顆大榴槤,為了轉移話題,馬上和師傅打開話匣子聊起榴槤。原來師傅10歲的兒子超愛吃榴槤,他省吃儉用才買了這顆人民幣近200元的榴槤,好回家孝敬兒子。師傅很驕傲的告訴我,中國人…
一個年度大活動,請了位德高望重的貴賓做開幕致辭,雖然這位貴賓已高齡近90,但身體狀況非常好,仍常自己開車到處走動,我特別交代辦活動的主管要派車去接送這位貴賓,這樣對貴賓才是尊重且安全。可是活動當天,我發現這位貴賓竟是自己開車來,我十分生氣,要求主管徹查此事。…
丹麥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憑著減重藥品Wegovy,從2021年6月正式在美國獲准成為合法減重藥物後,股價一路扶搖直上,截至2023年11月底,漲幅超過160%。同期間,諾和諾德競爭對手、美國製藥大廠禮來(Eli Lilly),也因為減重藥物臨床3期試驗效果亮眼及最近獲准上市,股…
體重管理×金融保險:保險結合健走、飲食集點,養成「出險低」客戶過去,保險業者最大的煩惱之一,就是如何理解用戶行為,以設計更好的保費模型,降低理賠成本。隨著智慧穿戴裝置風行,保險業者們找到了解答。南非保險業者Discovery結合穿戴式裝置,把日常運動、健檢,設定成保…
這個如今被世人描繪成肥胖、過重問題救星的丹麥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究竟是誰?為什麼在全球體重管理風潮下,有能耐坐上這位置的,是它,而不是別人?{DS_BOX_36532}你也許沒聽過它的名字,但你可能知道它的產品、被譽為減重神藥的Wegovy。(編按:台灣目前僅上市前…
股神巴菲特、奢侈品龍頭LVMH、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這三者有何共同點?答案是:他們都受到一款減重藥物的衝擊。這要從丹麥一家藥企說起。諾和諾德(Novo Nordisk)是專攻糖尿病的百年老店,這家曾被《經濟學人》稱為「乏味」的藥廠,在這波它帶起的減重藥熱潮之前,近…
誘因機制的相關討論,通常相當熱烈。學生出勤、閱讀或考試拿高分應該得到獎勵嗎?我們該發獎勵給做回收、捐血,或在各方面做個好公民的人嗎?企業該利用誘因減少抽菸、鼓勵運動,或讓員工普遍養成更好的習慣嗎?有些人認為,給一個人誘因,成效就會神奇的出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帶領公司轉型這些年,我常聽到推動新業務的PM抱怨:「A部門根本不支持這個計畫」、「B部門每次都說沒人沒時間沒資源」、「C部門的人從頭到尾都沒聽懂、也不想搞懂這案子」。這些PM被賦予將新產品、新業務注入原有組織的責任,但各單位委婉的拖推從四面八方襲來,他們開始沮喪,…
發生未預期錯誤,請洽管理員
親愛的讀者您好:
即日起,原 「商周知識庫」改名為 「商周線上讀」, 收錄內容、更新時間、功能服務等皆維持不變。
感謝一直以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