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兩位年輕朋友吃飯聊天,一位單身,一位已婚,我們談到一個人過日子好,還是兩個人好?結論是,各有各的好,都好!重點是你怎麼想。怎麼說?

已婚的朋友是個求知若渴、積極上進的年輕人,在單身的時候,由於對什麼事都感到新鮮好奇,因此活動安排得豐富充實,去看電影、去逛書店、去看博物館、去看商展…對於有興趣的人,也會主動邀約一起吃個飯聊聊天,從對方身上拓展生活經驗,跨度去了解另一個人生與世界。

「我其實也沒做什麼了不得的事,只是不喜歡一天就忽悠忽悠地過了,啥事也沒做,覺得浪費時間,對不起自己、對不起生命,有點愧疚,雖然這種感覺淡淡的、不嚴重,但是我儘量避免不發生這種情形。」

一個人好,還是兩個人好?

結婚之後,不一樣了。

到了假日,他興沖沖地起床,想說今天可以做這事、做那事,卻看到另一半躺在沙發上動不也不動,問他要不要去哪裡,對方也沒好氣,弄得自己也意興闌珊,於是回房繼續蒙頭大睡。這麼一來,一天很容易啥事也沒做就過了。

單身的朋友馬上附議,是啊!自從他一年前和男友分手之後,發現下班後的晚上可以做好多事,做做料理、看看書、聽聽音樂,覺得生活豐富了起來。本來分手之初痛苦不堪,可是很快就發現一個人過日子的種種好處,被找回自己、生活品質大大提升的喜悅所取代,過得開心而滿足。

「一個人過日子太好了,現在我反而會猶豫,是不是還要再談下一個戀情?」

一聽這句話,已婚的朋友立即補充,兩個人的日子也有它的好,因為有些事有人陪伴比較有動力,例如跑步,一個人跑個一陣子很容易疏懶,兩個人一起跑比較能夠持之以恆;再例如做飯,一個人不好煮,就會習慣外食,問題是外食對健康不佳,因此有兩個人,就會有動力好好做一頓飯,吃得餐健康營養。

強人與弱者的分野

聽他們倆你一言我一語,給了我什麼啟示?

凡事要往好處想!

像我日前寫《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想參加同學會》一文,有些人附議,參加同學會的壓力太大,好像在交畢業之後的總成績,參加過一次之後就不參加了;也有人留言,知道同學平安,重拾友誼也很不壞,而且要體諒發起人的辛苦與為難。同樣是同學會,每個人的體會大不相同。可見得同一件事,人人的認知不會一樣,不過怎麼認知會決定你的心境與態度,不能隨著它去,任由它發展,而不去管理它。

察覺認知、管理認知,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高低,決定強人與弱者的分野。 有一次我讀德國心理學家艾娃弗德列克(Eva Wlodarek)的書《你不必完美,但可以更有魅力》,原本以為這是一本教我走路優雅、說話婉轉的書,很高興它並不是,艾娃的博士論文主題是「幸福」,這本書是在教人家怎麼讓好事成真。在她兒子小的時候,他們經常一起玩一個遊戲,叫作:

「好處在哪裡」。

做什麼呢?

目的在培養兒子往好處去想的思考習慣。

改變不了處境,就改變心境

像是他們想看某一部電影,到了電影院,發現票賣光了,一般人的心情一定跌宕谷底。如果是朋友,可能還會相互抱怨,不歡而散,破壞情誼。艾娃的兒子不同,反而很開心,因為媽媽跟他玩起「好處在哪裡」的遊戲,有目標地找出正面的觀點,比如說:

「真好,這樣就可以回家看最喜歡的電視影集,本來還擔心錯過了。」

還有一次是皮夾被偷,這是一樁大麻煩,艾娃也能夠往好處想,找出好處來,慶幸地說:「還好,信用卡不在皮夾裡,不必辦理掛失。」

往好處想,有什麼好處?

就是處境雖然沒法改變,卻是可以改變心境,當事情發生時,不必把自己當作事件的受害者,反而是視自己為幸運兒,因為更糟的事還未發生呢!這種正向思考的人充滿魅力,別人都想親近,畢竟沒有人喜歡不斷抱怨的人。這就是這本書教人更有魅力的做法。

往壞處想、不斷抱怨,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日積月累養成習慣,不易察覺,也就難以改變,久而久之,有如肌肉不加以鍛鍊,成了鬆垮的贅肉,人生就像身材一樣臃腫變型,不滿意至極。相反的,如果提高警覺,刻意練習,讓往好處想的肌肉強壯起來,肌肉是有記憶的,習慣也會固化,人生就會朝向正向美好的一面發展。

由你決定,好事成真?壞事成真?

在心理學,這種情形稱為「自我應驗預言」,人生是你選擇讓它變得更好或更差,關鍵在於你的認知,鑰匙藏在你的大腦裡,往好處想,好事成真;往壞處想,壞事成真。

有些人可能會說,並沒有!我的第六感只對壞事靈驗,好事從未成真過。為什麼?

因為壞事讓你痛苦不堪,以致刻骨銘心,忘懷不了;而好事被認為理所當然,也就輕忽,容易忘記。所以一般人記得最多的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諸多壞事,卻是記不太起來好事。

比如說,今天洗車,卻下起傾盆大雨,你可能會認定,每次洗車就會下雨,洗了也是白洗,沒用的!可是事實是,你洗車之後是大晴天的日子比下雨天的日子還多,問題出在於你認為大晴天是應該的,也就記不得大晴天洗車的日子。

其實好事與壞事的發生機率都是一樣,因此重要的是你要讓好事成真,而不是壞事成真。

每天刻意練習,往好事想吧!這就是幸福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