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男平等,真的假的?或許在職場可能接近是真的,但在家裡呢?

不是抱怨,是酸楚

小秋是我幾年前在百貨業的內訓學員,表現傑出,我們一直有聯繫,兩年前從櫃姐晉升櫃長。她曾經有過一段婚姻,面對自己人生的第二段婚姻,小心且謹慎,深怕一個不小心,重蹈覆轍。

她跟前夫有個國小三年級的兒子,平常跟她住,周末則回前夫家睡,兒子很習慣,現任老公也視如己出。跟現任的老公,也有一個3歲的兒子,但很明顯的,老公比較疼弟弟。

結婚這3年,每年一到過年,小秋就頭痛不已。

「老公是不錯啦,婆婆就差了點。」小秋無奈的說著。

怎麼說呢?

「我們結婚第一年,婆婆就要我大年初二留在家裡幫忙,因為嫁出去的三個小姑都要回來。」小秋森七七。

「媽,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我….」

「小秋,我要妳留下來幫忙是給妳面子耶,要不然妳問一下妳老公?」

這三年,小秋都忍了下來。

其實連假也不太好過,尤其是周年慶的時候。

每年一到周年慶,身為專櫃櫃長的忙碌,其實不用我說,大家或許都略知一二,據小秋形容:「周年慶後就是往生投胎的日子,一年投胎兩次,痛苦指數,僅次於生孩子。」

有一年周年慶結束後的連假,小秋跟老公回到婆婆家,身心疲累,她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只聽見婆婆大聲吆喝著:「誰來幫我洗菜?」

客廳裡5個大人,沒有人有動作。

婆婆生氣的走出來,低聲的跟大家說著:「要是我以前,早就發飆了。」

65歲的婆婆說話時,雙眼盯著小秋,宛如一頭猛獅。

其中一位小姑像是烈士般的率先走進廚房,第二位也進去了,小秋繼續看她的電視。或許結局大家都猜中了,當天的午餐,餐桌氣氛不甚愉快,多數人低頭不語,只有小秋兩個兒子愉快的吵雜聲,不斷劃破寂靜的客餐廳。

氣氛詭異,讓人想逃,孩子成為大人尷尬場面的天使,再吵的聲音,都比沉默來得好。

小秋每天要接送孩子,弄吃的給老公,上班還要受客人跟主管的氣,見到我就訴苦,我猜想,說出來的苦,大概就只有10%吧?

我不敢多說一句話,10分鐘後只冒出一句:「妳老公站哪一邊!」

「比較站我這邊,我婆婆都覺得是我拐了她兒子。」

職場的現實

再怎麼追求女男平等,我相信這是角色的不同,很難平等。男人要承受外部壓力與家庭責任,女人則擔負多元角色與社會期許,我周邊不乏這類例子。促使我把這案例寫出來的主要原因,是小秋跟我多說了一句:「我們百貨公司,10個櫃姐有6個,都有婆媳問題。」

我試著為這案例下個結論,卻苦思不得其解,最後我想說的有三點:

1. 棒球比賽的每個守備員,都覺得別人的位置比較好防守,自己的最難防守,其實家庭角色的扮演也一樣。

2. 雙薪家庭,男女都需要工作,家事沒有誰該做誰不該做,「只有分擔,才有幸福」。

3. 為愛犧牲一切,妳確定會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