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還只是個菜鳥行銷業務,一位董事長曾跟我說,很多公司對待客戶的方式太隨性,有時,要贏得客戶的心,不在於話說得多好聽,而是從小地方做起。57歲的他,在業界觀察幾十年,一間公司能不能賺錢,看幾個重點就夠了。

一、公司電話響兩聲就有人接

「你有沒有去過某些公司,電話響了很久都沒人接?」董事長問我。

我回他:「有,我之前的公司,只要電話一來,如果總機沒接到,或是轉進來要找的人不在位置上,電話就被放著一直響。」

董事長說:「你覺得這種感覺好嗎?為什麼你不接呢?」

我回:「如果我是打電話的人,感覺應該會很奇怪吧,畢竟上班時間公司不大可能沒人阿。但因為不是找我的電話,我不好意思亂接。」

董事長:「你說的沒錯,如果客戶打電話來卻沒人接,難不成要給人這間公司已經結束營業或倒閉的印象嗎?這又帶出另一個問題,這通電話,有可能是客戶來電問需求,要不然就是一個潛在的客戶溝通機會,但員工被動消極,要接不接,沒有意會到每個機會得來不易,這不僅代表公司整體士氣低落,而且員工對公司沒有認同感,大家才會覺得事不關己,只因為這通電話不是轉來找自己的。」

聽了董事長的解釋之後,我點點頭認為他講得有道理,可我又問:「為何響兩聲內就要接呢?」

董事長:「不論是誰,總會希望電話一打通就可以有人接,而不是在辦公室裡響半天,尤其有外來訪客時,更會影響對公司的觀感。我們要清楚的讓每個來電的人知道,公司隨時有人、隨時服務、隨時等候差遣。即使是行動電話,我也會要求同仁們不要讓電話響太久,甚至跟旁邊座位的人說好互相代接。尤其是緊急電話漏了,可是影響重大。」

二、收到信件兩小時內必回信

「董事長,電話就算了,但為何回信一定要兩小時內回呢?」我問。

董事長皺眉頭看著我說:「你有沒有遇過寄信給對方半天、一天、甚至三、四天都沒有人回信?」

「有啊,常常會這樣。」

董事長再問我:「如果對你而言,是一封重要的信件寄出,希望可以趕快收到回信,而對方拖延那麼長的時間,你覺得好過嗎?」

我搖搖頭回說:「當然不會啊,因為等待回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你根本不知道對方的想法或回應,時間迫在眉睫,對方不回信,也只能一直寄信去催,這種事情一多感覺就很差。」

董事長:「正確。現在的人因為工作忙碌,或是工作習慣不佳,常常收到信件後就壓著,連回一下的禮貌都沒有。我過去也曾犯下這種毛病,同事們寄信給我,我只要不回信,他們就會猜測我有沒有收到,甚至是有人就會預設我可能沒看,不想處理。這種狀況久了,對公司的文化是種傷害,這會傳達一種觀念,那就是信寄了,等同我告知,你不回信,就代表沒意見,沒有回任何意見,意味著我可以照自己的方法做。所以,我現在一收到信,如果沒時間仔細看與思考,第一時間就是先回覆我收到了,但有些想法需再討論,晚點再補充回覆。」

我聽了後點頭如搗蒜:「尤其客戶的信件更該如此,當他們決定寄出這封信時,我相信是因為想跟我們合作,至少存在想了解我們的念頭。如果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回信,客戶應該會覺得我們很用心,專注在服務客戶的需求上。假使日後有發展機會,我們一開始表現出的積極態度,也能成為客戶判斷能否合作的考量之一。」

董事長接著說:「不論是公司內部或外部,大家處理事情總是喜歡堆積著,也許你已經在想、在討論處理了,可是等待的那一方,在過程中會產生各種不確定因素,越主動越能在基礎面獲得對方信任。」

三、客戶來訪桌上一定會有水

「還有一件事,為何客戶來訪一定要備水給對方呢?」我再問。

董事長稍微不悅的回我:「一場會議下來快則30分鐘,慢則一、兩小時,這段時間連杯水都沒有,你要客戶做何感想?一間公司窮到連杯水都準備不出來嗎?或是公司不在乎來訪的客戶是誰,連杯水都不願意給?水,是開會的基本禮貌,最基本不過,卻有很多公司連這點都不懂,你難道沒有過這類經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