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兩子、心腹全被抓⋯國安法「株九族」,72歲鐵桿黎智英還能挺多久?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焦點 | 時事分析

兩子、心腹全被抓⋯國安法「株九族」,72歲鐵桿黎智英還能挺多久?

兩子、心腹全被抓⋯國安法「株九族」,72歲鐵桿黎智英還能挺多久?
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前,黎智英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知道自己將是頭號對象之一。但他或許沒料到的是,居然連兩個主業是餐飲跟投資的兒子也被扯進來。 (來源:本刊資料)
撰文者:鄭郁萌
商周頭條 2020.08.12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在香港的何文田宅邸大門上,貼著中英文告示:「私人物業 禁止擅闖 不准標貼」,因為自從被中共官媒列為「禍港四人幫」之首,這棟房子傷痕累累,不止被貼過滿滿的辱罵紙條、還被扔過玻璃瓶、汽油彈、縱過火。

而現在不只在門外了。72歲的黎智英今年被上手銬逮捕三回,8月10日香港警方不只逮捕他,還逮捕了他的兩個兒子、壹傳媒的四個高階主管。據傳警方以香港《國安法》第29條的「勾結外國勢力」罪名拘捕黎智英,該罪可判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若罪行重大,甚至可判無期徒刑。

「沒有什麼可擔心,菜煮到來便吃。」他淡淡說。BBC報導,黎智英被警方押返壹傳媒總部時,媒體詢問他這次逮捕是否具政治目的,他笑說:「這你要問我身邊的警察。」

廣告

對黎智英的公私兩地大抄家,這道難以下嚥的「大菜」,究竟是如何端出來的?

悲慘童年,養出他的反共理念
因一封公開信,被逼退出成衣王國

這是一道橫跨60年的大菜,黎智英總說反共理念源於童年。他出生在廣州,7歲時母親被抓去勞改,他跟孿生妹妹、輕度智障的姊姊只能自生自滅。身為唯一的男丁,他被迫靠變賣家中破銅爛鐵、幫人搬行李,甚至偷竊維生,12歲時他擠上一艘充滿嘔吐物的船艙,偷渡到香港。一個小學都沒畢業的人,白手起家,成為平價休閒服品牌佐丹奴的老闆。

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卻改變了這個成衣大亨的一生。四十多歲的黎智英對六四鎮壓怒不可抑,印了大量的民主運動口號T恤給香港人上街遊行穿著。隔年他發表一篇「給王八蛋李鵬的公開信」,中共隨即開始封殺佐丹奴在中國的所有業務,讓黎智英不得不退出他一手建立的成衣王國。

靠「羶色腥」,再造壹傳媒王國
從不聘保鑣,總說「沒什麼好怕的!」

然而那時並未兵臨城下。他換個地方再建王國,一句「不扮高深、只求傳真」,成就了橫跨港台的壹傳媒王國,也改寫了媒體生態。當時五十多歲的黎智英是台灣綜藝節目熱愛模仿的對象,因為嗓門極大,他在會議室裡罵人,會議室外的辦公桌都會震動。外界說壹傳媒羶色腥,不顧道德;但遇到真不顧新聞道德的記者,黎智英會扛著球棒將這記者的辦公座位砸了。

廣告

但對60歲時的黎智英而言,事情漸漸變了。他籌備台灣壹電視,怎麼都上不了架,一轉手賣給別人,馬上就放在最漂亮的頻道位置;他的雜誌報紙,漸漸沒有任何親中的企業敢下廣告;就算他想把旗下媒體賣了,也莫名其妙招來騙子而失敗。媒體大亨的暮年,為了童年起就堅持的信念,過得坑坑巴巴。

幾年前傳出有人要暗殺他,但他沒聘保鑣,除了司機,總是一個人出入,台灣《蘋果日報》社長陳裕鑫建議他為了安全,還是請個保鑣吧,他簡單打發這個話題:「沒什麼好怕的」,「他們就是要你怕,我們不要怕」。

每次上街不蒙面、不帶裝備
被潑淋豬糞也不怕,自稱「和理非」

說自己是鐵桿的「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抗爭者,每次上街,他不蒙面、不帶裝備,因此被時代雜誌拍下他遭催淚彈嗆到,蹲在角落涕淚縱橫的畫面;甚至被人潑淋豬糞跟內臟,他接受訪問時說:「很臭啊,那個味道好幾天去不掉。」但下一次在街頭看到他,還是什麼防護品也沒戴。

七十多歲的黎智英雖然依舊高壯,但經過這些年,嗓門已沒有從前宏亮。大亨已老,但依舊不怕。或者說,現在怕也已經太遲了。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前夕,《德國之聲》問他是否擔心成為首波打壓的對象?他回答自己不擔心,會奮鬥到最後一天,發行《蘋果日報》到不能發行為止。

要滅一個商人,就是將他的生意空間壓縮再壓縮。要滅一個父親,就是要將他的兒子打壓再打壓。「族株」是一種源自商朝的古老滅門刑罰,但在21世紀的今天竟然復辟。即使是曾自詡於無情無義的黎智英,面對親人、下屬全數鋃鐺入獄,他的「不怕」能持續到何時?

責任編輯:林思妍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株九族 黎智英 壹傳媒 《蘋果日報》 反共 香港國安法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