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從前不在意的事,突然開始耿耿於懷?4個心理異狀,你可能「快撐不住了」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心靈成長

從前不在意的事,突然開始耿耿於懷?4個心理異狀,你可能「快撐不住了」

從前不在意的事,突然開始耿耿於懷?4個心理異狀,你可能「快撐不住了」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奧茲友子
精選書摘 2020.07.25
摘要

我們的感受時常連自己都難以察覺, 自己可能快撐不下去了。以下4個心理異狀,顯示你的身心恐怕已出現失調徵兆:

1. 從前不在意的事,現在突然會耿耿於懷,感到焦慮的事也變多了。

2. 比起以前,是否更會羨慕別人的幸運和成功。

3. 比起以前,是否更容易不安與焦慮。

4. 比起以前,人生中「讓自己感動、期待的事」似乎變少了。

當我們對某個狀況習以為常,感受就會逐漸麻痺,連自己都難以察覺, 自己可能已經撐不下去了。總是察言觀色揣摩他意、迎合對方,壓抑內心真正的感受,即使身心出現了些許失調的徵兆,自己恐怕也不會發現。這個時候,我們的內心可說是處於「內亂頻繁」的狀態。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掌握內心的現狀呢?」我曾經遇過許多人,都提出了這個問題。接下來我將會以他們為例,從身體和心靈兩方面提出各種詢問,讓你藉此自我檢測。沒有人會偷窺你的想法,所以請一定要誠實回答。

請確認心靈反映的徵兆

接著就來看看心靈上、精神面會出現什麼樣的徵兆吧!

廣告

1. 從前不在意的事,現在突然會耿耿於懷,感到焦慮的事也變多了?

以往毫不在乎的事,突然開始介意,或是對很多事都感到焦慮不安,代表內心的國民正處於過度壓抑的狀態。為了滿足鄰國的需求,逼迫自己的國民不停付出,會使他們「再也無法忍受!」而心生不滿,這樣的怒氣會逐漸累積、壓縮,讓內心變成堆滿負面情緒的壓力鍋。

不斷壓抑負面情緒,雖然還可以勉強度日,但只要發生了什麼事,一個不小心啟動壓力鍋的開關,裡頭積壓的怒氣就會像氣爆一樣,「轟」地猛烈爆發出來。這些被壓抑的負面情緒原本就一直在尋找爆發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原本不會煩躁、焦慮的事,突然間就變得令人難以忍受。

如果發現自己比起以往更容易失去耐性,或是對旁人說話的口氣變得惡劣,事後又懊悔萬分,就是精疲力竭、難以忍受的徵兆了。想化解這樣的狀況,第一步可以在每天的行事曆上,訂下一段「以自己為優先」的時間。習慣把「他人擺中間,自己放一邊」的人,如果不這樣做, 很容易就會被周遭的人事物占掉屬於自己的時間。

2. 比起以前,是否更會羨慕別人的幸運和成功?

以前看到別人發生好事,還能真心地祝福對方,現在卻會拿自己相比,羨慕對方「真好、真幸運」,甚或嫉妒對方的成功,這也代表你內心已經疲累不堪了。我也有過相同的經驗。當時我因為嚴重的孕吐,連喝水都會吐,對於旁人能輕鬆地喝水,真的非常羨慕。那時剛好是盛夏,每天都又熱又渴,看見別人痛快喝著冰涼的飲料,我嫉妒得都快眼紅了。雖然這是沒辦法的事,但對懷孕整整7個月都如此辛苦的我來說,看到老公大口喝水真的很不甘心,總覺得「為什麼只有我要這麼辛苦!」。

廣告

「當自己內心匱乏時,就會嫉妒擁有的人」,這是人類的天性。換句話說,這也顯示「自己的內心在這個當下沒有被滿足」。當人開始產生羨慕或嫉妒的心情,就要明白—「自己正處於匱乏、不滿足的狀態」。所以,首要之務就是滿足本身的需求,不平衡的心態自然會消失。

3. 比起以前,是否更容易不安與焦慮?

只要一思考未來、或是想有所改變,整個人就會陷入焦慮不安,甚至害怕得不敢行動,這很可能也是一種徵兆。

面對這樣的時刻,每個人都會懷有3成左右的焦慮和不安情緒,這是健康的反應,適度地考量風險本來就很正常。然而,如果太在意「不順利怎麼辦?」、「別人會怎麼看我?」、「周遭會有什麼反應?」,因而緊張擔憂、甚至裹足不前,就意味著內心狀態並不理想。

若是開始對狹小空間感覺到壓力、一搭電車就想逃出去,以前不在意的事,現在卻惶恐憂慮,要試著鬆綁「應該這樣」的思考模式,好好依循自己的步調來整頓生活。若就此置之不理,很可能會演變成恐慌症,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問題,一定要多加留意。
將「應該」暫放一邊,卸載心靈的負擔,同時留給自己放鬆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事。

4. 比起以前,人生中「讓自己感動、期待的事」似乎變少了?

「我都快要忘記,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了……」

「最近我越來越弄不懂,『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麼』……」

「我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對人生和很多事都會興奮期待了……」

你現在是不是正處於這樣的狀態呢?人如果失去了會對某些事物興奮期待、怦然心動的感覺,生活就會變得沒有方向、茫然失據。
換言之,當人對於事物的期待感(心靈感受度)降低了,就會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人生也毫無樂趣。那麼,心靈的感受度為何會降低呢?

一切都是為了保護自己

雖然有人是在進入社會之後,心靈感受度才開始降低,但我覺得有更多人是從小時候開始,就降低了心靈的感受度。這樣的人通常都有嚴苛的父母,自己的意見總是被否決,甚至曾遭受霸凌,或者家庭環境十分不安定……在這樣的處境下,如果內心太過纖細,日子會過得非常艱辛。為了保護自己,他們便會降低心靈的感受度,即使長大成人了,也一直沒有恢復。對他們來說,為了盡可能不讓情緒陷入混亂,平靜地度過每一天,這是不得不採取的措施。

但是,「都已經長大成人,遠離父母和學校了,當時的作法和心靈感受度還適合現在的自己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心靈感受度若是一直處於遲鈍的狀態,就很難活得更自由、更快樂。因為無法釐清自己到底想怎麼做,就會很在意旁人的反應、觀感,而輕易受他人支配、被牽著鼻子走。除非發生了什麼重大的變故,否則這個問題很不容易被察覺。也因此,身心失調是幫助我們面對、處理這個問題的絕佳機會。

書籍簡介

與其急著讀空氣,不如先讀懂自己的心:運用「故事」心理學,找回愛自己的正確方法、走出被操控的人際困境

作者: 奧茲友子

譯者: 楊詠婷

出版社:仲間出版

出版日期:2020/04/08

作者介紹

奧茲友子(オズとも子),諮商心理師、實踐心理學者,美國西東大學專業心理學與家庭治療學系研究所諮商組碩士。曾在JobWeb等日本企業擔任職涯規劃師,而後獨立開業從事心理諮商工作。

累積多年臨床經驗後,體認到現代人最重要的課題是意識與無意識的調和,於是導入處理深層心理的催眠療法,並成為美國國家催眠師公會(NGH)認證的講師和催眠治療師,已在個人課程、講座中接觸、諮商過九千多人,運用「隱喻」(metaphor)的心理治療技巧,幫助人們理解如何「面對、善用自己的內心」。

目前擔任「魔法心理學學院」負責人,愉快地教授實用的心理學知識,鼓勵大眾透過實踐與探求、融合理性與感性,開創自由而豐富的人生。

譯者介紹

楊詠婷,輔大大眾傳播系畢業,曾任出版社日文編輯,現為專職譯者、選書企劃。譯有《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別讓「應該」框住你的人生》《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你不必和每個人都合拍》《練習有風格》(仲間出版)《找回自我肯定感,不再感到人生艱難》(方舟文化)等書。

責任編輯:李頤欣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身心失調 嫉妒別人 容易焦慮
精選書摘
精選書摘
出版社
展開箭頭

蒐羅與財經、職場、生活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廣告
留言討論